贾诩没装死,但嘴边的借口说来说去都只有一个,“老朽年事已高。”
曹穗抬手抵住额头的太阳穴,“先生,下次找理由可以稍微用点心思吗?”
起码找一个叫她心服口服都不能拒绝的理由。
贾诩睁开眼,双目都是诧异,“女公子,老朽确实年事已高。”
曹穗眼神只剩下无语,虽然四十五岁在此时算不得年轻,但也无需一副老态龙钟好似已经七老八十的模样。
曹穗怀疑他不找阿父就是因为阿父不会让他这般惫懒,找她是欺准了她脸皮薄。
曹穗妥协道:“先生,问完最后一个问题就不打扰你了。”
然后也不管假寐的贾诩答不答应直接问,“阿父平定完兖州,该如何将青州收入囊中?”
然后曹穗听到好沉的一声叹息,那种不情愿直入她的耳膜。
贾诩慢吞吞地起身,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简单点出来,“州牧要名正言顺,自然要让人求着上门。兖州是如何,青州便如何。只不过,兖州是黄巾,青州是百姓。”
说起来不一样,但真论起来,没有多少差别。
曹穗听懂贾诩的话,说到底,无论是黄巾还是百姓,都会被高产粮食所诱。
只是,兖州是州牧刘岱死得太过凑巧,青州这位州牧虽说没有大作为,但人就活生生在那,总不能主动让贤吧?
贾诩则是不再言语,没有人会主动让贤,那就被迫呗。
跟着一个朝不保夕、一看就没有盼头的无能州牧,还是换一个势头正猛的重新下注。
世上从来都不缺豪赌之人。
曹操归来曹操:果然,没有人能抵抗亩产五石的小麦
这一季的小麦亩产最终出来了,虽然还没达到三百斤,但每亩都增加了十多斤,曹穗还不满足,可除了她,众人都惊为天人。
这边消息一出来便往外蔓延,曹穗给曹操写信说明更加细致的数据,曹操接到后喜出望外,郭嘉等人更是遗憾不能亲眼所见。
曹操本想着若是今年小麦亩产不理想,他就用去年的数据来“哄骗”,谁能料到,运道真的站在他这边。
夏侯渊等武将为了立功越发勇猛,曹操手里有高产小麦的消息更是散落在七月的骄阳中,洒落在每个人的头顶。
果然,来投奔的黄巾越来越多,甚至有些人都不是黄巾,听闻曹操这边对黄巾政策宽容,便装作黄巾,其实不过是各地的流民而已。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无奈地叹了口气,“不用苛待他们,照黄巾的政策收编即可。”
本来接收如此多人他该高兴的,但好像又没办法完全高兴起来。
本来和曹穗说还需要两三个月平定,经过利诱加大耳刮子双管齐下,平定黄巾的时间被大大缩短。
曹操志得意满地接受了兖州官员的见礼,当然,不乏极个别脑袋被驴踢了想要抢攻的马后炮,真把他曹操当成以德服人的大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