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北往的商人已经没了踪迹,路上的摊铺关得七七八八,整个城镇瞬间安静了下来。
顾棠要么是呆在衙门后院的住处,实在心焦坐不住了,就去将军府找程盈打打牌,说说话。
别的不讲,至少每次看到程盈一副淡然的模样,顾棠就觉得踏实许多。
这日早上起来后,衙门里闹哄哄的。
顾棠第一反应是战况有变化,于是立刻凑了上去,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一名衙役手上拿着看起来像是用来张贴的榜文,也没回头看,道:“昨天来消息,说前线伤了不少人,医官忙不过来,所以召北安的大夫帮忙。”
顾棠顿时紧张起来:“前两天不是说,我们首战大捷吗?”
衙役着急去办事,回了句“我也不清楚”就匆匆走了。
顾棠没问清情况,心里更急,便跟在了衙役身后一起离开了衙门。
起初他以为是要去城门前贴告示,但对方将手上的告示分发给了其他衙役。除了张贴之外,其余众人分头,直接前往北安城中的医馆。
现在城里的人几乎都闭门不出,找大夫自然是直接上门比较方便。
顾棠跟到城门,看了下告示上的内容,大概是说伤员陡然增多,人手不够,需要北安城中的大夫学徒前往协助。
告示上并没有强求每个医馆必须出几人。
“这用词未免太客气了,”顾棠望着告示,怀疑道,“能召集到人吗?”
毕竟是战场,就算只在后方救人,也不意味着一定安全,多少会有些顾忌。
顾棠这边正琢磨着,一抬头,就见远处的街道上一堆人拎着药箱,乌央乌央地往城门口赶。
怕不是北安城里但凡学过点的医术的都来了。
顾棠有些明白,谢明峥造反为什么这么顺利。
民心所向。
衙役们劝回了一些年纪大的,和家里独子独女的少年人,仍余下十几号人。
有个大爷还特别不乐意,气得吹胡子瞪眼,破口大骂,说衙役们没眼光。整个北安城他的医术数一数二,居然不让他去。
衙役哄了老半天,最后还是他家老太太拄着拐杖,揪着耳朵将人带走了。
“就你能是吧,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年纪了,是去帮忙还是添麻烦啊?”老太太呵斥道。
老头还倔:“我可是北安城公认的神医!”
“嗯,你那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徒弟就在军营里,现在都是大医官了。”
夫妻二人拌着嘴离开了。
顾棠看着两人的背影,忽然觉得,如果以后能在北安城定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就算沙尘大、干燥荒凉、又破又小又无聊。
却有着一群可爱可敬的人。
他也想为谢明峥,为这里的百姓,为这个国家、这片土地做些什么。
别人吃得
往前线的支援人员很快确定了下来,顾棠扭头望向身后的护卫。
“我也要去。”不等护卫开口,他接着道,“你们如果不同意,我会偷偷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