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的越多,徐玖就愈发觉察到自己的渺小无力。
她学富五车,却不能参加科举,走不了官场之路,推行自己的政策;
她习得武艺,却不能戍边立功,建不了自己的军队,亦无权势走向帝王之位。
古往今来扮作男儿的女子功勋再卓越,只要身份被识破,最后仍避免不了嫁作人妇,老死深院。
徐玖忽然明白母亲的无奈。
她曾以沸腾的热血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冷了下来。
她如今能做的,也许就是放弃这些痴心妄想,做些实际的打算。
比如选个好夫婿,让自己的余生至少过得快乐自在些。
徐玖及笄后,徐阁老便开始帮她物色人选。
对于此事,徐玖既不期待,也不抗拒。
她像一个精打细算的商人,权衡着利弊,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答案。
大梁虽也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并不推崇盲婚哑嫁。两家相看人选时,女儿家露面也是常有的事情。
然后,徐玖就发现,被祖父请来“做客”的文人雅士,公子少爷,看到她时都会露出相同的神情。
徐玖长得明媚动人,初见觉得惊艳那是人之常情。
可这些人眼中的惊叹,却还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衡量,像在计算一个物件。
好似“徐阁老孙女”这个头衔才是他们所求之物,而这个东西赏心悦目,是让他们惊喜的额外馈赠。
徐玖也有自己的打算,可她从来没有想过把这些人当成货物。她若是相中了,自然也会用真心待他。
然而这些人,根本没有拿她当人看。
她的相貌,她的才学,她的技艺,她所有努力学来的一切都只是附加价值。他们的欣赏高高在上,就像一个买肉的人夸赞砧板上的猪肉肥瘦相间,红白相映,肉质细腻,品相极好。
这种打量让徐玖万分恶心,可她既不能说出来,也不能拒绝祖父的安排。
时间一久,徐玖便有些抑郁。
徐阁老注意到孙女的变化。可他不太能了解女孩子细腻的心思,只当是徐玖在府里憋闷,才心情不好。
老人家就让人请戏班子来府上表演。
徐玖的心病与此无关,自然对这些兴趣缺缺。
徐阁老又以为是戏班里的话本太老了,便想寻些新鲜的。
恰好京中来了个幻戏班,听说表演别出心裁,非常有趣。
徐阁老立刻差仆人重金请来给自家孙女解闷。
徐玖提不起劲,但也不想伤了祖父的心,便收拾了一下,去往后院看表演。
班主已经带人搭好了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