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醉酒花间 > 100110(第17页)

100110(第17页)

车上坐着的中年男子名诸葛玄,原是袁术身边的属官,但前不久他的兄长诸葛珪去世留下孤儿寡母无依无靠,他便辞别袁术昼夜兼程前来泰山郡接嫂嫂和侄儿侄女回老家。

他们老家在徐州琅琊郡,只是兄长德才兼备被泰山太守应劭赏识,愣是隔郡征辟到泰山郡担任泰山郡丞。

奈何他来的不巧,刚到泰山郡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黄巾贼就打过来了。

原以为太守慧眼识珠是个有本事的,万万没想到黄巾贼连下几座城池非但没等到他率军抵抗反而只等来一个远去陈留议事的结果。

说好听点是去陈留商议对敌之策,说难听点就是临阵脱逃。

上一个面临贼匪不战而逃的是东郡太守王肱,那家伙现在还在耻辱柱上没下来,应太守要不再犹豫一下呢?

应太守没有犹豫,泰山郡周边的几个郡国也被州牧战死吓破了胆,一个来支援的都没有都跑的飞快。

济北相鲍信没有逃,可是没过几天也战死在城外,如此一来连夜收拾行囊逃跑的官员就更多了。

前任郡丞病逝,新任郡丞还没选出来,太守又跑的见不着影儿,整个泰山郡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泰山郡乱成一锅粥,南阳郡也没好哪儿去,诸葛玄走没几天袁术就被打的弃城而逃,留下偌大的南阳归了荀氏那位年纪没多大的小将军。

不,应该说,南阳郡和泰山郡相比简直好上天了。

泰山迎来的是只会烧杀抢掠的黄巾贼,南阳迎来的却是于治理很有经验的正经官员。不是他背后说旧主坏话,而是但凡有眼睛都知道荀小将军比袁公路更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现在兖州战乱不断,泰山郡所有城池都不安全,他也不敢等到贼匪消停再走,只能仓促带上家眷冒险离开。

旧主袁术已经不知道跑去了哪儿,和他有交情的荆州牧刘表现在是什么情况也不好说,他原本打算带兄长托付给他的孤儿寡母去荆州避难,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回琅琊老家。

和周围一圈相比,徐州竟然还算个难得的安生地儿。

其实豫州颍川最适合安生过日子,但是他在颍川没有人脉,那位荀小将军杀起世家大族来也忒吓人,他实在不敢往那边去。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人都留恋故土,就算年轻时要出去闯荡,年老时也还是惦记着落叶归根。

背井离乡的日子不好过,就算是世家大族也都是万不得已才有远走他乡的想法。他们诸葛氏只在琅琊老家有几分薄名,出了琅琊就是查无此诸葛,到了外面人生地不熟的被人当软柿子捏了怎么办?

回家好,至少不用让孩子们再提心吊胆。

“叔父,您说东郡曹府君能把黄巾贼都赶出去吗?”身为诸葛三兄弟中最年长的大哥,诸葛瑾这些天沉稳了不少,但是再怎么沉稳也还是个没经历过太多的少年郎,“也可能是乌程侯将黄巾贼赶出去,听说其他几郡的贼兵已经被打的落荒而逃,乌程侯应该很快就能打到泰山郡了吧?”

“荀氏擅长招抚贼众,没有意外的话这些黄巾贼应该会被打服招安。”比诸葛大哥更沉稳的诸葛二弟小声回道,说着说着忽然发现路边的草丛有异动,当即提醒他们家叔父提高警惕,“叔父,草丛里好像有人。”

第109章都抓回颍川

*

天朗气清,炎热尚未袭来,草丛中的虫鸣一直没断过。

为了即将落入口袋的诸葛一家,荀晔可以忍受被蚊虫叮咬。

“诸葛珪有三子二女,长子诸葛瑾和你差不多大,次子诸葛亮和幼子诸葛均年岁尚小,两个女儿年岁也不大。”始皇陛下躲开蚊虫最多的那片草丛,虽然蚊虫叮不到他,但是看着那些小玩意儿飞来跳去也难受的慌,“诸葛珪死后将家眷托付给胞弟诸葛玄,待会儿车队来了你就能看到,最一惊一乍的就是他。”

荀晔:???

不应该是叔父最稳重吗?怎么会最一惊一乍的是叔父?

始皇陛下只飘出去不到一个时辰,已经把周边和诸葛家的情况摸的一清二楚,“诸葛玄先前在南阳为官,他辞官的时候袁术还没离开,原本的打算是带上兄长的家眷去荆州。”

当时荆州分属两个人,最富庶的南阳被袁术占据,其他几郡归州牧刘表。

听诸葛玄的意思,他对袁术搜刮百姓的行为很不赞同,倒是对刘表评价不错,如果不是正好赶上黄巾贼攻打兖州可能已经到了刘表的地盘。

但是他的运气实在不好,赶到泰山郡没几天就是铺天盖地的黄巾贼。

如果只有他自己也还好,他是男子汉大丈夫,实在不行就抄起武器和黄巾贼干仗,打不过的话他还能撒腿就跑。

可是他身边还有众多家眷,一大家子小的小弱的弱,路上撞见黄巾贼就是直接送菜。

就算他能忽然间神兵天将附身能力拔山兮气盖世,也没有三头六臂可以把身边人全部护住啊。

诸葛叔父内心十分煎熬,满心都是他要是早三五天抵达泰山郡就好了,只要能在黄巾贼打过来之前离开,他才不管泰山郡守到底是庸才还是徒有虚名。

黄巾贼刚打到泰山郡的时候跟过境的蝗虫一样,不幸中的万幸,蝗虫路过就走,惨遭洗劫的大多是村寨,有城墙防护的城里还算安全。

各座城池都紧闭城门,进没法进出不敢出,只能提心吊胆的在城里耗着。

这次能冒险出来也不是他有把握保证路上不出差池,而是奉高城中的官员太不靠谱,他怕最后一大家子没折在黄巾贼手里反而被城里的官员给祸害的没活路。

“曹操和孙坚出兵清剿黄巾贼的消息已经传遍兖州,城里的官儿怕事后上头找他们算账,终于肯打开城门放城外的百姓进城避难。”始皇陛下冷笑一声,对城中官员的做法很是厌恶,“关城门时一刀切,开城门时也不管进城的究竟是民还是贼,这么下去城里想不乱都难。”

贼匪过境时城中官员理应迅速通知城外百姓进城避难,一来保全治下百姓,二来坚壁清野防止贼匪在村寨中获取补给。

泰山郡的官员可好,一把手找借口跑了,二把手空缺,只留下各城县令守城。整个泰山郡十二个县,治所奉高县的应对举措最拉胯。

诸葛玄好歹当了几十年的官,要不是知道接下来城里会比外面更危险也不会冒险出城。

幸好他们家傻小子选了泰山郡当切入点,否则的话不出一个月奉高城就得成为一座死城。

贼匪可没什么不杀百姓只杀官兵的顾忌,且杀心会传染,一旦有人觉得走投无路大开杀戒,很快整座城都将陷入杀戮的狂欢。

荀晔听的直皱眉,“偌大个泰山郡,怎么连一个靠谱的官都没有?”

旁边正在拍蚊子的亲兵,“什么?”

“没什么,有人来了。”荀晔往脸上抹了点土,调整出最凶恶的表情盯住越来越近的牛车,“当贼就要有当贼的样子,准备好往外冲。”

亲兵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