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礼峰:“你知道我家大爷爷林仁贤,那是怜娃子的爷爷。”
韩组长当然知道林仁贤,他爸是个茶痴,对林仁贤赞不绝口。
云林茶的名声就是从他的茶叶起来的。
要不是陈家横插一脚,云林茶本可能成为这边的支柱产业。
“你知道我们村偏僻,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云林茶,结果茶厂被陈家骗走了。”
“我们村的人只能外出打工才能勉强养活一家老小。”
林礼峰吐出一口气,“直到怜娃子出面,带我们走出去卖茶。”
一开始因为茶厂在陈家手上,他们不能打云林茶的牌子,只能卖散茶。
林怜脑子活络,专门挑陈家拒绝的客户下线去卖。
对方问这是哪来的,她张口就是一个在陈家的远方亲戚送的,家里人不爱喝茶,所以拿出来卖。
那几年,林礼峰不知道撒了多少谎,但日子总算是好了起来。
当然这话他不会跟外人说,转而提起茶厂的事情。
“陈家人根本不懂茶,看云林茶没有赚头,就把茶厂给了舒紫芸那女人,她拿便宜茶替代云林茶大批的卖,赚了一波快钱,也把云林茶这三个字毁得一干二净。”
林礼峰看向不远处的茶山,在他小时候,这里的茶树是最好的。
后来林义诚把茶厂给了陈家,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茶树被疯狂采摘。
陈家人只想赚钱,根本不会爱惜茶树。
等到陈家卖茶厂的时候,山上的茶树已经救不回来了。
其实他当时劝林怜,那笔钱可以去城里买房,干嘛要买一座死去的山呢。
可是林怜说:“我喜欢。”
现在想想,幸亏林怜没听他的话。
要是这笔拆迁的钱给了陈家人,那他绝对会气到吐血。
“我们村重新接手茶厂后,那段时间的云林茶根本卖不出去。”
“我们这些老人只会做茶,根本不懂什么品牌营销。”
“现在云林茶的名声,完全是怜娃子一个人撑起来的。”
韩组长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你知道你们村为什么会赶上拆迁吗?”
林礼峰之前磨着他这个老同学,对方一直不说,现在居然放口风了?
韩组长的神情复杂:“上面一个领导参加大会,被夸扶贫做得好,像云林山这样的贫困地区居然能做出云林茶这种民族茶品牌。”
“领导回来一查,哎哟,扎根大山的山村企业,历史悠久不说,还全用的本地老茶工,企业文化报告写得那叫一个催人泪下荡气回肠。”
“再一研究林家村的位置,发现刚好和最近规划的经济区只有一座山的距离。”
别看这座山不高,但能让林家村规划进来,靠的可不是运气。
林礼峰听到这话,连连点头:“嘿嘿,那什么文化报告就是怜娃子搞的,领导真有眼光。”
韩组长也猜是刚刚那位写的,“你们村的确该感谢她了。”
林礼峰自豪地说道:“当然了,她是我们村的骄傲。”
韩组长瞧他那骄傲的模样,忍不住刺了句:“那秦正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