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清代医书 > --瘟疫门--(第2页)

--瘟疫门--(第2页)

黄芩(酒炒)黄连(酒炒)陈皮桔梗板蓝根升麻柴胡薄荷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研)僵蚕(炒)马勃甘草(生)元参

取适量灯心草作为药引,与其他药材一同置于锅中,加入适量水进行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汁。

(方歌)普济消毒清时瘟,芩连陈桔板蓝根,升柴薄荷翘牛蒡,僵蚕马勃草元参。

二圣救苦丹

大黄(四两)皂角(二两)

将上述的药物研磨成粉末状,然后用水制成药丸。每次服用一钱,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适当调整剂量,用无根水送服这些药丸。

瘟癍疹痧

患伤寒病出疹、斑,多因汗、攻下方式不当。感受时气之邪,一开始也会如此。体表邪气郁闭在营卫之间,向外泛到皮肤脉络,就出现痧、疹、斑。痧色白,疹色红,形态如皮肤上的粟粒;斑色红,形如豆粒,严重时成片相连。颜色红的病情轻,赤的病情重,黑色多预示死亡。淡红、稀疏且暗淡的,是阴斑。斑疹未透,用升麻消毒的方剂治疗;热邪强盛,用三黄石膏汤煎服。斑疹已透,用消斑青黛饮。痧疹初起,应先解表清里。

【注释】伤寒出现斑、出疹、出痧的情况,都是因为汗、攻下的治疗方式不恰当,导致体表邪气郁闭,体内热邪向外泛而形成。

只有时气传染性疾病,感染后很快就会出现这些症状,就如同疫病病,猛烈且迅。邪气于卫分就表现为痧,因为卫主气,所以痧色白,形如皮肤上的粟粒。邪气于营分就表现为疹、斑,因为营主血,所以颜色红,浅浮的是疹,深重的是斑,斑的形状像豆粒,严重时会成片相连。斑疹颜色红的病情较轻,颜色赤的病情较重,颜色黑的大多会死亡,这是通过颜色来辨别热邪的深浅,判断生死预后。

如果颜色淡红、稀疏且暗淡,都是因为邪气在三阳经时已形成斑疹,邪气由表入里,从阳转阴,或者是过度服用寒凉药物所导致,这就是阴斑、阴痧、阴疹,治疗应当按照阴寒病症的方法。斑疹没有透,体表热邪较轻的,适宜用升麻葛根汤配合消毒犀角饮治疗;体表热邪较重的,适宜用三黄石膏汤来透邪气。

斑疹已经透的,用消斑青黛饮酌情加减以清热。疹痧刚刚出现,表里之邪未清,用双解通圣汤,先疏通表里,其余治疗方法和前面一样。

升麻葛根汤合消毒犀角饮

升麻葛根芍药甘草(生)牛蒡子荆芥防风犀角

取适量芫荽作为药引,与其他药材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汁。

(方歌)升麻消毒表癍疹,升葛芍草蒡荆防,偣加犀角急煎服,表实热盛另有方。

三黄石膏汤

黄连黄芩栀子黄柏豆豉麻黄石膏

取适量生葱作药引,与其他药材一同置于锅中,添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待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汁。

(方歌)三黄石膏癍疹,表实热盛有奇功,连芩栀柏与豆豉,麻黄石膏生用葱。

消癍青黛饮

石膏(煅)知母犀角甘草(生)栀子(生)川连(生)青黛元参柴胡生地人参大黄

取适量生姜、大枣作为药引,与其他药材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煎煮。煎好后,临服用时加入一匙苦酒(醋),混合均匀后服用。

(方歌)消癍青黛消毒癍,石知犀角草栀连,青黛元参柴生地,人参大黄斟酌添。

双解通圣汤(方剂见“伤寒”相关内容)。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dududu【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