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坐
鳞坐痘是指两臀部位的痘疹如同鳞片般聚集,需立刻进行治疗,切莫迟疑。痘疹若呈现平扁、灰暗、滞涩之态,用松肌通圣散疗效显着;若痘疹板硬、颜色紫黯,归宗汤则有神效。
【注释】所谓鳞坐痘,是指两臀上的痘疹聚集在一起,如同鳞片。这是由于毒火过于旺盛,攒聚在人体至阴的部位。如果不赶紧治疗,病情很快就会恶化。倘若痘疹表现为平扁、灰暗、滞涩,就以松肌通圣散来主治;若痘疹板硬且颜色紫黯,就用归宗汤来主治。
松肌通圣散(方剂见“蒙头症”相关内容)。
归宗汤(方剂见“热症”相关内容)。
囊球
囊球痘是指痘疹在阴囊部位分布密集,毒邪聚集于此,情况最为棘手。应立即使用散结汤进行调治,使毒邪宣泄、热邪解除,才能恢复安康。
【注释】阴囊是肾脏在体表的关键外候之处。如果此处痘疹出现且分布稠密,这是毒邪聚集在此的表现。
适宜用散结汤来主治,使毒邪疏解、气血通畅,如此病症才有望痊愈。
散结汤
荆芥羌活牛蒡子(炒)升麻川芎丹皮紫花地丁赤芍木通紫草青皮山楂
以芦笋十株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散结汤中药堪夸,荆芥羌蒡共升麻,川芎丹皮地丁芍,木通紫草青山楂。
抱膝
两膝部位的痘疹唯独稠密,因其部位得名抱膝痘。必须防范灌浆时浆液难以向下到达足部,应迅用松肌通圣散治疗。
【注释】抱膝痘,是指全身痘疹分布稀疏,唯独两膝部位的痘疹攒聚成饼状。这是因为毒气凝聚在膝盖处,到了痘疹灌浆的时候,恐怕浆液难以向下流到足胫部位。适宜使用松肌通圣散并加入牛膝,以促使透,效果十分迅。
松肌通圣散(方剂见“蒙头症”相关内容)。
无根
足踝以下部位不见痘疹的形迹,毒热锢蔽,这种情形大多凶险。应当尽快驱散毒邪、扶助脾气,快癍越婢汤会有功效。
【注释】足踝以下归属于脾经,如果周身都有痘疹,唯独这个部位没有,这种情况叫做无根,这是毒邪阻滞在脾经。而足部是至阴之地,若不健运中焦、振奋脾气,药力难以到达下部,所以要用快癍越婢汤来促使痘疹透。
快癍越婢汤
黄芪(蜜制)桂枝防风白芍药(炒)甘草(生)
以生姜、红枣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快癍越婢药最灵,黄芪桂枝及防风,白芍甘草姜枣引,煎服之后痘自生。
蛇皮
蛇皮痘,其形态如同蛇皮,痘疹隐隐约约、丛簇而生且分布散漫。若毒邪较轻,用归宗汤调治;若毒邪较重,宜用必胜汤搭配猪尾膏。
【注释】痘疹出得丛集成片,分布散漫没有规律,这种情况叫做蛇皮痘。在刚出现痘疹点的时候,可见痘疹隐隐约约、丛聚细密,这是由毒火导致的。用归宗汤来攻毒,病情严重的,就用必胜汤辅助猪尾膏来救治。
归宗汤(方剂见“热症”相关内容)。
必胜汤(方剂见“见点症”相关内容)。
猪尾膏(方剂见“锁唇症”相关内容)。
蚕种
痘疹出现的形状如同蚕种下布一样稠密,这表明凶险的毒邪势力强盛,病情逆而凶险。需立刻使用归宗汤进行救治,若能使毒邪疏散、痘疹起,患者才有生存的希望。
【注释】痘疹出得稠密,如同蚕种下布,这种情况叫做蚕种痘。这是因为凶险的毒邪过于强盛,病情极其凶险。要马上用归宗汤来攻毒,让毒邪疏散、痘疹起,这样患者才有存活的可能。
归宗汤(方剂见“热症”相关内容)。
燕窝
痘形累累如同燕窝,痘疹相互联络细密,不能形成独立的颗粒。外治需将燕脂膏点涂在痘疹上,内治应服用凉血解毒的药剂调和身体。
【注释】痘疹出现时,累累相连,彼此联络紧密且细密,无法形成独立的颗粒状,所以将其称作燕窝痘。治疗时,外部适宜采用燕脂膏贴敷的方法,内部适宜服用凉血解毒汤来调和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