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身体热、腹部胀满、下利,这是太阴经的病症;身体寒冷、嗜睡、下利,这是少阴经的病症。身体热、失眠、咽痛,这是热邪所致;身体寒冷、嗜睡、咽痛,这是寒邪所致。如今身体寒冷、嗜睡,伴有下利、咽痛,以及胸满、心烦的症状同时出现,这是少阴经的热邪。少阴经的经脉,环绕喉咙,它的分支从肺出来,联络心脏,注入胸中,所以少阴经的热邪上逆,那么所经过的部位,没有不病的。用猪肤汤治疗,可解除少阴经上焦的热邪,同时止住下焦的下利。
【集注】喻昌说: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这表明少阴经的热邪充斥于上下及中间各处,寒凉攻下的药物已经不能使用,所以创立猪肤汤这一治法。阳气微弱的,用附子温通经脉;阴液枯竭的,用猪肤润燥,在温通经脉和润燥的同时,都具有疏散邪气的意义。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这一味药,加入一斗水,煮取五升,去掉药渣,再加入一升白蜜,五合炒香的白粉,搅拌均匀,分六次温服。
【方解】猪肤,是猪皮外面的那层皮肤。它质地轻清,味道咸,轻清之性能够散,咸味能够入肾,所以能治疗少阴经的咽痛,在清热的同时蕴含着散的作用。
【集解】成无己说:猪是水畜,其气先入肾经,能解除少阴经的客热。加入蜂蜜是为了润燥除烦,加入白粉是为了益气止泻。
少阴病二到三天,出现咽痛的,可给予甘草汤治疗,如果不痊愈,就用桔梗汤。
【注释】少阴病二到三天,出现咽痛,没有其他症状,这是少阴经感受了轻微的客热之邪,可以用甘草汤缓缓清泻少阴经的热邪。如果不痊愈,就用桔梗汤,也就是在甘草汤的基础上加桔梗,以开散郁热。不用苦寒的药物,是担心热邪郁闭在阴经。
【集注】喻昌说:使用甘草,是为了缓和病势;使用桔梗,是为了开提邪气。这是在二到三天,其他症状还未出现时,所以可以使用。如果到了五六天,少阴病的下利、呕逆等各种症状都出现了,这个方法就不能再用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将这一味药,加入三升水,煮取一升半,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七合,一日服两次。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这两味药,加入三升水,煮取一升,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治
【注释】少阴病,说的“咽痛”,是指或者左边、或者右边,一个部位疼痛。而“咽中痛”,是说整个咽部都疼痛,比起一般的咽痛更为严重。严重时痰液涎沫缠绕在咽部,所以用半夏散来治疗,以驱散风邪、驱逐涎沫。
【集注】方有执说:这是针对风邪热盛,痰涎上涌而导致咽部痹痛而言的。所以用桂枝祛风,用半夏辅助消痰,用甘草调和以清除热邪,这三味药,又是治疗咽痛的一种方法。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净)、桂枝、甘草(炙,以上各药分量相等)
这三味药分别捣碎、过筛后,混合在一起。用米汤送服一方寸匕,一日服三次。如果不能用散剂服用,就用一升水,煮沸七次,放入两方寸匕的药散,再煮三次沸腾,停火使其稍微冷却,慢慢地小口咽下。半夏有毒,似乎不适合用散剂服用。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注释】少阴病,咽痛如果不痊愈,要是病情加剧,咽部就会因疼痛而受损,逐渐生疮,导致不能说话,声音不出来,这是必然的展。用苦酒汤治疗,用半夏涤除涎沫,用蛋清收敛疮口,用苦酒(醋)消肿。这样咽部清爽,声音就能出。
【集注】程知说:咽痛忌讳汗、忌讳寒凉攻下,所以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这三方,都采用和解的治法。只有半夏散及汤,在前条所述中是采用辛散温解的治法。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dududu【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