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汴京市井发家日常虞 > 第63节(第2页)

第63节(第2页)

虞蘅倒还真有要求助她的事,厚着脸皮问道:“您能不能将常妈妈借我一用?”

常妈妈是府里最身强力壮的婆子,有股子泼辣劲儿,身上没担什么要紧职务,但谢夫人依然很宠信她,因为每当有什么不能用正当手段解决的麻烦,常妈妈总能处理得很好。

谢夫人领会了她的意思,爽快道:“我让红叶与常妈妈一道跟你去!”

红叶是常妈妈小女儿,基因一脉相承。

虞蘅将店里交给了兰娘与静云,厨房交给阿柳,只带阿盼回去。

钱氏身边也带了个得用的仆妇,与常妈妈很能聊得来,红叶则与阿盼关系融洽。

等起航,钱氏每日望着无尽的河面,满腹焦躁。虞蘅倒是有了彻底属于自己的时间,休息、看看河景。

头几天,两岸还都是中原以北的常见景致,待行程过半,岸边便婉约了起来。

期间路过一小镇,阿盼眼尖地兴奋起来:“这是我家呢!”

虞蘅就问她:“想回去看看?”

阿盼面上就露出犹疑,似乎觉得自己不该回去。事实也是如此,若回去探望他们,蘅娘子会不会嫌她软弱?

可她又有点想家里的姐妹。

虞蘅嗔怪:“想去就去。”

否则,她带上她做什么呢?

阿盼一下便弃了红叶,挨上来:“我不与他们银钱,那都是蘅娘子给我的,我要攒嫁妆。”

虞蘅好笑,“也不知羞。”

阿盼又操心起她来:“蘅娘子也该给自己攒。”

虞蘅望着白茫茫水面,有些无语。

红叶凑过来加入了话题:“蘅娘子喜欢什么样的郎君?”

这个阿盼再知道不过了,抢话道:“俊俏的!”

红叶嘻嘻笑:“我们家二郎便很俊俏啊。”

阿盼点点头,纠结:“其实裴郎君长得也好。”

“裴郎君脾气太大了。”红叶评判,“不如王郎君。”

“谁叫王郎君已经与裴五娘定了亲呢!”阿盼神神秘秘,“其实,先前蔡内侍有介绍小郎君与我家蘅娘子认识,模样家世都好,只年纪有些小。”

“年纪小还不好?”红叶瞪眼。

“我家蘅娘子念叨着什么‘未成年’,说下不去手。”

红叶眉开眼笑:“那这么说来,还是我家二郎最合适了?”

阿盼也转过头来:“蘅娘子,你究竟喜欢裴郎君还是谢郎君?”

被风灌了一耳朵两人对话的虞蘅:“……”

第65章家常小馄饨媒妁之言

一到了平江府,大商船换了小篷船,桨声轧轧,摇摆在小镇烟波中。

夕风卷起檐上叶,桂花香冷,水声潺湲。待到近黄昏时,又绵绵地下起雨来。

便在这样一片涳濛中,篷船靠了岸。

钱氏唏嘘万分地瞧着十数年没再踏足的故乡小镇,吹着挟桂香带雨丝的冷风,深深吸了一口气。

虞蘅将惯常讲的官话换作方言,询问船价。平江十里一音,那船夫听她一口纯正本地乡音,没敢宰羊。

剩下的路,慢慢走着去,便也到了。

钱宅年久不堪居住,就在虞家落脚。

一年多时间无人打理,野草从砖缝中肆意生长,蹿得有尺高,几人互相搭把手,清理了一番,撒了驱蚊虫蚁蛇的药粉,再又将几间屋舍打扫出来,就已经近戌时了。

自己动火是来不及的,也没食材,于是虞蘅主动道:“我去街上瞧瞧,有什么吃的。”

带了荷包,推开后面,从巷子里钻出去,便是临水街道,热闹、繁华,不比汴京差。

当然,汴京中这样热闹的街道到处都是,她们小镇上唯有这一条主干。

暮雨初霁,天穹幽幽蓝,空气中带了一股子草木香。临河的人家重新将菜干肉脯拿出来,靠在石栏上晾,延伸向河中的阶梯上蹲了三两妇人,边说说笑笑,边浣洗衣裳。

虞蘅沿河踱了百余步,就碰见个推小木车的老叟,虞蘅识得他,这是卖馄饨的,她旧日常吃他家豕肉馄饨,连忙叫停了老叟:“老伯,要五碗馄饨,带汤的。”

馄饨摊老叟“好嘞”一声,靠边停了车。

馄饨摊推车似一张书桌,嵌一顶柜子,放着馄饨皮、搅打好的肉馅、酱醋汁子、紫菜虾皮、猪油膏子,底下一口锅,每当有人要馄饨,老叟便揭开锅盖,往咕嘟的热水里下现包好的馄饨。

汤底不是什么鸡汤、骨汤,清水化开一抹猪油罢了,至多加些紫菜虾皮,却很鲜。新鲜的豕肉糜口感紧脆,包裹在半透的皮子里,淡淡粉,一碗里飘飘荡荡十几枚,皮薄馅满。

老叟虽然年纪大,手脚却仍灵活,笊篱轻盈地拨一拨,便分好了五碗馄饨,带笑问她:“送去哪里?”

“送去后街虞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