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撮云彩藏到高楼背后,唐逸枫想起自己又不记得擦防晒,慢慢挪腾起来,启动车子。
跟舒望这样坐在一起闲聊的感觉太好了,久违的全身心放松,只可惜下午还有工作要忙,不能当一下午的懒猫晒太阳。
“去吃午饭么?”
“不太饿,吃不下。”
吃了个早午饭,现在一点刚过,两人都吃不太下。
唐逸枫打开导航,倒车出去,“那我先送你回去,我下午要回家一趟。”
“有工作?”
“接了个短剧剧本的活儿,下午要跟制作人对一下大纲,资料我都存在电脑里,还没同步。”
“嗯。”
唐逸枫拇指蹭着方向盘皮面,装作不经意地问,“那……晚上一起吃饭?”
“可以。”舒望作答。
“你想吃什么?”
“想吃你做的。”
唐逸枫莞尔,眼睛弯弯染上笑意,“好。”
车子驶入主路,汇入川流车群中,导航提示音持续播报,“前方路口请保持直行……”
第59章养老
-
舒望这近一年在海市的生活确实如唐逸枫所言,悠闲地像养老,每天八点的闹钟准时起床,洗漱后打一杯咖啡,再做一些简单的早餐给自己吃。
海市四季分明的气候很养人,上午阳光和煦空气清新的时候,舒望常常会到附近的公园走走,或是随意漫步在楼房旧巷之间,左转右转凭心情,走到哪儿算哪,这里看看,那里拍拍,去感受这个不算太熟悉的北方沿海城市。
这座城市发展得早,市区内的城市基础建设在多年前早已基本成型,高楼大厦有,休闲空间有,交通系统完备,前些年地铁也已修建好,舒望唯一觉得可惜的是,这里没有共享单车。
一开始她是这样惋惜的,这里的建筑很多是上世纪保留至今,因为历史原因,融合了很多不同风格,她沿街漫步时,带点职业病地细致观摩过,可走多了就腿疼,她那时候最怀念北城遍地都是的共享单车。
可是后来在海市住久了就发现,这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上了再下,下了又上,要是真骑车,她保不齐就要跟地面亲密接触了。
在这里的生活她都是独自度过,像是小区保安、面包店的店员、楼下遛狗的邻居奶奶等,遇上时能说得上几句话,保持点头之交而已。
北方的方言都不算难懂,舒望一口普通话走哪儿别人都听得懂,别人也听得懂她讲话,这里的人跟北城的人某种程度上也很像,大家不会过分关注别人,更多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相处间不过分热络,遇到麻烦也不会过分冷漠,恰到好处的距离,让她挺自在的。
只不过,独自生活一段时间之后,舒望最大的忧愁还是来源于吃饭问题,她依旧没有点亮会做饭的技能,不知道是自己确实没这个天赋,还是因为那些年被唐逸枫养刁了嘴,她吃自己做的饭菜总觉得不合口,所以一半时间的中餐晚餐还是靠饭店和外卖解决。
-
与唐逸枫在小区门口分别,舒望独自回到家,重新回到一个人的安静中,看了会儿手机后,她打开冰箱,里面一瓶酸奶、两瓶牛奶、五个鸡蛋、一袋生菜,半瓶榨菜和她眼对眼,保鲜层已经够惨不忍睹,也不用打开冷冻层看了。
她点开跟唐逸枫的聊天界面,对方今早确实发了消息给自己,戳开标着小红点的头像,她打字过去,‘家里没菜,晚上你买点过来’
唐逸枫秒回,‘我早上看到了……你平时都吃什么啊?’
舒望:‘刚好吃完了,还没来得及买’
唐逸枫发来一个冒冷汗的表情包,明显不信,‘我一会儿叫外送过去吧,下午可能没时间去买’
‘你想吃什么?’
舒望思考,有许久没有吃到唐逸枫做的菜,味觉记忆都有些模糊了,以前唐逸枫也经常这么问她,自己每次都要想好久,一来一回挺费劲的,唐逸枫就做了个家庭菜单给她。
是个活页小本子,除了菜名,还有打印出来的照片贴在上面,从荤菜到素菜到饮料,甚至还有几页写了“季节限定”字样,俩人有空闲时间自己做饭的时候,舒望就会拿小本子翻来翻去。
那上面的菜名舒望早已烂熟于心,有几样是她特别爱吃的,她总点,好似吃不腻一样,唐逸枫也由着她,好像她没有自己特别的喜好。
总是她在问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自己接受得久了,难免把这些好当做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