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对,这个时候她说什么,劝什么,只会叫玉寰心里头难受,倒不如顺着她吧。
左右,就和她说的一样,玉寰贵为公主身份贵重,又有自己的公主府,住的倒也轻松自在,只要她自己想得开就行了。
她这当母亲的,不舍得勉强她。
几个人又逛了一会儿,便各自回了自己住处。
“贵妃回去后还不知有多难受呢,我倒想处置了那些碎嘴的,可若是当着大公主的面这么做,反倒是叫大公主失了颜面。我叫人盯着那边了,你寻个由头该怎么罚就怎么罚,也算给贵妃一个交代。”
顾窈提起方才的事情来,朝着端嬷嬷吩咐道。
端嬷嬷给她倒了盏茶,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说起来这事情只要大公主自己想得开就好,贵妃虽担心,可如今贵妃还不是事事都顺着大公主,这婚事上也是一样的。”
“说不得什么时候大公主也能和郡主一样遇着个自己喜欢的,身份上也配得上的,也就不用贵妃和娘娘跟着操心了。”
顾窈听着端嬷嬷这话,点了点头道:“嬷嬷说的对,不过大公主这样的性子,其实也是极好的。不然,若是换了寻常官宦人家的姑娘,被人这样指指点点,还不知怎么难受呢。”
两人自然而然都想到了当年顾窈刚进京时,婚事上被永康侯夫人为难的事情来。
端嬷嬷看了顾窈一眼,含笑将话题转移了开来:“如今贵妃娘娘性子也好了,不然要是放在前些年,定是对着二公主都要迁怒上的。”
顾窈听她提起程淑来,点了点头,说了会儿话后,顾窈记起了早起剥好的那些莲子来,便有了兴致,亲自往小厨房去了。端嬷嬷本想拦着,可想起之前娘娘和皇上一起剥莲子时的模样,就无奈笑了笑,由着顾窈去了。
到傍晚时,顾窈听到外头有宫女请安道:“皇上万安。”
顾窈听着声音,含笑朝殿门口看去。
见着穿着一身明黄色常服的萧景珣,顾窈从榻上站起身来,笑着迎上前去,随口朝蒹葭吩咐道:“你去将冰镇好的莲子羹拿过来,叫皇上尝尝味道可好。”
听顾窈这般说,萧景珣含笑朝她看了过来:“莲子羹?可是之前剥好的莲子,叫膳房的人煮了?那朕倒是该尝一尝。”
一旁的端嬷嬷听着皇上这般说,抿嘴一笑,开口道:“哪里是膳房的人做的,是娘娘亲自去小厨房做的,做好了还亲自拿了冰放到坛子里,想着等皇上回来拿给皇上。”
萧景珣听得一笑,一点儿也不觉着顾窈这个皇后去小厨房有什么不好,反而是笑着说道:“窈儿这般有兴致,可见是朕那莲子剥的好,叫窈儿喜欢的紧。”
顾窈听了他这话,又对上他看过来的目光,脸颊微微有些红:“瞧皇上说的,莲子而已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
顾窈说着,就见着蒹葭捧着托盘从外头进来,她顺手接了,放到了软塌上的小方桌上,将一碗冰镇好的莲子羹端了出来放在了萧景珣面前。
第224章安心
顾窈这边气氛很好,娴贵妃回了自己所住的殿中,勉强和女儿萧玉寰说了会儿话,待女儿离开后,脸色就沉了下来。
“这一个个的满口胡言,玉寰也才及笄没几年,哪里就如她们嘴里说的那样嫁不了人,还要耽搁起程淑的婚事来?”
娴贵妃脸色难看,只一想想方才假山后听到的那些话,她就恨不得治她们个以下犯上妄议主子的罪名,好叫她们长长记性。可她即便气的厉害,若是当场发作了,只会叫玉寰更难堪,更没有脸面,传出去也叫人看了笑话。
这都是什么事儿?当初若不是姑母使出那些个手段来害死了程家世子,这时候玉寰想是早已嫁了过去,兴许和宜和一样有了身孕。
一想起这个,娴贵妃心里头就不得不怨怪起太后和李家来。她生在李家,享了李家的尊荣,却也被李家给带累了,不仅在这宫中永远都得不了皇上的喜欢和信任,还连累了玉寰的亲事。
这般想着,她的眼圈不由得红了起来,眼泪忍不住滑落下来,赶紧又拿手中的帕子擦了擦。
“娘娘息怒,咱们大公主身份相貌才情都是一等一的,哪里容得那些身份卑贱的宫人随意编排,那些人,也就自己上不得台面,这才妄议起主子来。”
“可这事情就如娘娘所说,也不好闹开,不然若是传出去,咱们公主脸面上也不好看。”
“奴婢瞧着公主很是平静,也没生气的样子,娘娘也莫要太过动怒,不然反倒叫大公主担心,心里头纠结了。”
娴贵妃如何不知道这个道理,正是因为知道玉寰的懂事,她心里头才更觉着气不过。
她才刚想着,便见着方嬷嬷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咱们主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方嬷嬷点了点头,才开口道:“此事牵扯二公主,娘娘可莫要因此迁怒了二公主和程家才是。毕竟,程家世子是因着咱们李家没的,咱们大公主也差点儿就和李家世子成婚,当了二公主的嫂嫂。对于二公主,娘娘反倒该护着些。”
那些人虽编排大公主有错,可有句话是没说错的。二公主虽不是皇上的亲女,如今到底也是记在了皇后娘娘名下,名分上占了个嫡字,自家娘娘若是因此迁怒上了二公主,传到皇后娘娘耳朵里,依着皇后的性子,心里头定也对娘娘生出几分不喜的。
倘若彼此有了嫌隙,那往后便不好相处。
娘娘如今虽是贵妃,可毕竟无宠,若是和皇后娘娘疏远开来,多多少少也会受到影响的。
毕竟,如今的李家,还要靠着娘娘才有一份儿体面呢。娘娘若是也失势了,李家的处境就更艰难了。
方嬷嬷没有直说,可娴贵妃看着她脸上的神色,如何猜不出她这番心思来。
她叹气道:“本宫如今哪里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随意迁怒人的。”
“二公主是个好的,恭顺懂事,还差点儿成了玉寰的小姑子,就冲着这个,本宫都要护着她一些的,哪里会因着这种闲言碎语迁怒上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
“只是,本宫瞧着皇后如今的风光,二公主既占了个嫡字,不知有多少人想着要上奉国公府的门提亲呢。咱们玉寰的婚事若是一直耽搁着,影响到二公主的婚事,那就真的对不住程家了。”
“程家世子因着咱们李家没了,总不好叫人家姑娘也叫咱们带累了去。”
方嬷嬷也有些发愁:“倘若二公主的婚事要张罗起来,咱们公主没得要听一些闲言碎语了,受些委屈了,到时候,娘娘心里头如何能不难受。”
娴贵妃听了,也一时沉默无言。
过了好半天,她才叹了口气道。
方嬷嬷看了自家娘娘一眼,终是没有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