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父亲,比孤儿时期,日子过的更苦。
日本走了,老蒋来了。
走了一批人上人,又来了一批人上人。
饱受压迫的台湾人,觉醒了反抗意识,以天马茶房私烟事件为导火索,爆发了持续三个月之久的“二二。八”,目的是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当局表面上示好,同意协商,私底下从大陆征调军。队,等军。队一到,便推翻了公开的承诺,进行武力镇压。并在行刑时,强制周围学校停课,叫老师带着学生们来观看“不听话的下场”,以示警戒。
一万多人牺牲,多为社会精英。
在此事件中,cpc的表现赢得了本省进步青年们的信服。
他们对祖国的认同,由白色祖国转向了红色祖国,一部分人潜往大陆,投奔光明,一部分人选择留在本省,要为理想而斗争,为人民谋福祉。
连皓贤导演88年拍摄的《基隆往事》中,女主孚美的哥哥,就是后一种人。
为了维护统治,kt采取了一系列高压措施。
行动上,积极抓捕地下。党。
思想上,进行全方位的文化管控,控学校的教育,也控书籍的流通。
台湾进入了长达38年之久的“戒。严期”。
封锁了历史,也封锁了资讯。
49年颁布《反。动思想书籍名称一览表》,禁书目录多达429种。
三十年代,北平文坛领袖卢巡先生的批判性杂文,是查禁的重中之重。
作品不能含有“解。放”、“中。共”等字眼,作家真名or笔名里带个“左”字,他她的书是要被禁的,书名里含有“左”字,也是要被禁的。
直禁到书里
没有一朵向日葵在盛开。
没有一面红色的旗帜在飘扬。
59年“暴。雨专案”,专门针对武侠小说展开清查。
当局认为,这种有打打杀杀场面描写的小说,会荼毒青少年的思想,小说中“拉帮结派”的行为,也为图谋不轨反当局的人,提供了借鉴的可能。
全省七个县市,同步行动。
一口气查禁了包括民国大陆时期、当代香港在内的武侠作品,共404种。
主营租书业务的书店书架上,几无存书。
禁书令时不时地就扩充一轮,主打一个闪电行动,措手不及。
对于搞文学创作的人来说,犹如一场漫长的凌迟。
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被丢进监狱里。
香港武侠四大家之一的翁在鼎,在台湾念书时,还没开始写武侠小说呢,仅创办了一个校友间互相捧场的“华夏诗社”,写诗歌颂华夏大地上的长城、黄河、峨眉、昆仑、武当等大好河山,就遭检。举入狱。
不过,他在监狱里过的还不错。
狱警和牢友都是他的读者。
经过秦庚等人的力保,他在关了三个月后,得到释放,被判了个驱逐出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