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我在江湖可以赚钱吗 > 第144章(第2页)

第144章(第2页)

女大群体里,刮起了一股猛烈的反折月风。

正在《华文报》上连载的《丛林中的刀声》,也受到影响,销量骤减。

才连载到原本剧情的一半,便在责编的要求下,草草收尾。

最后,双方选择了赔钱私了。

折月楼主又一次陷入了人生的困境。

不过,这一次没有持续多久。

两个月后,电影《盗帅李遇白》的1部上映了,同档期票房遥遥领先,质量也是上乘,书迷们都惊呼,百分之九十还原原著啊!

同一年里,2部、3部也上映了。

均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

折月楼主的小说,本身就很适合改编成电影,是原因之一。

编剧方昌哲,有着较高的文学素养,和不错的市场敏觉,了解折月,也了解折月的作品,是原因之二。

导演丁渊,拍摄手法唯美浪漫,契合了原著气质,是原因之三。

男主狄云鹤,练家子出身,打戏硬桥硬马,不用替身,人又生得高大俊朗,笑起来一口白牙,尤为好看,是原因之四。

此后,有长达十年的时间,(折月楼主原著+‘铁三角’组合)拍出来的武侠片,部部都卖座。

在台湾,电影市场被‘一文一武半个鬼’垄断。

十部热映的电影里,有四部是折月武侠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四部是席琼言情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还有两部,是或惊悚、或猎奇的原创鬼片。

在香港,全年十大最受欢迎的电影里,折月楼主的能占六部。

整个东南亚的情况,也都差不多。

七十年代初,秦庚就封笔了。

秦庚的小说篇幅长、人物多,情节发展循序渐进,娓娓道来,也不太适合拍成短短90分钟的电影。改编了几部,都不成功。没有新作产出,又少了影视加成,知名度是不如折月的。

整个七十年代,港台武侠小说界,就是折月楼主一个人的天下。

到了八十年代,不收费的电视剧开始普及,则是另一番天地了。

在当时,求购折月楼主小说改编权的人,络绎不绝,除了圈内大佬,还有二十出头、已经当了十年武打替身,想买一部折月武侠,给自己演一把主角,搏个翻身仗的功夫小子,也有钱多到没处花,就想过一回演员瘾的中年富婆……

求他的方式,除了砸钱,还得陪他喝酒。

你酒量好,千杯不倒,把他喝倒了,要什么、他给什么。

日子过得风光无限,初步达成了他童年的梦想——

天下谁人不识君。

曾经的帮派小弟,翻身成了大哥。

折月楼主的身边,自然也围绕了一帮小弟,提鞋捧场,跟着他混饭吃。

走到哪里,都众星捧月,成群结队。

有一回,他在台北北投区的著名风月场所邀月阁,包厢摆宴。

隔壁包厢,影帝何瑞群也带着一帮小弟,喝酒寻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