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是个小圣父。
班级年终评优,同学们总会将手中选票,一致投给他。
品学兼优,是对他学生时代,最好的概括。
毕业后,他在《联合报》副刊做了编辑,也非常地爱才惜才。
在他的鼓励下,被迫退伍后,落魄到蹬三轮车为生的司空昙,开始写武侠小说;在他的帮助下,出了车祸,又因经常拖稿、欠稿,惨遭业内封杀的折月楼主,得以走出人生的第二个低谷,迈向了事业的辉煌。
他的高中同学程屾,两度联考落榜,压力大到几欲自。杀。
他去程家拜访程伯父,无意中看到了程屾的手稿,认为
她的文笔出众,且很有写故事的才华,便将她的稿子,推荐给了同在《联合报》副刊工作,负责言情专栏的同事蒋友轩。
那一篇《雁儿在窗外》,是程屾第一次试写长篇小说。
此前,她已向多家报社、杂志投过稿。
有的以篇幅过长为由,回绝退稿,更多的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其中,就包括了《联合报》副刊。
当蒋友轩寄信来说,《联合报》副刊上,不日将会连载她的《雁儿在窗外》,她兴奋极了,无望的人生,终于燃起了一丝希望。
她一度认定了,蒋友轩是她的知己。
后来,程屾有了一个火遍两岸三地的笔名,席琼。
不久,又陷入了与蒋友轩的婚外恋中,美名与骂名皆缠身。
方昌哲是什么时候,开始写武侠小说的呢?
已经说不清了。
他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做一事、终一事。
当一部小说,在他负责的专栏上连载了,就得给读者一个交代,连载到结局;当一个小说作者不靠谱,写着写着,放他鸽子,后面的稿子久催不来,他唯有死马当活马医,依据前面的情节发展,模仿着前文的文风,硬着头皮续写下去。
至于下发的稿费,依旧归署名作者所有。
有的作者遇上了经济困难,他也会援手。
《联合报》副刊有那么多专栏,唯有他这里,可以预支稿费。
在台湾武侠文学起势发展的年代,他不求名、不图利,只为道义和责任,诚心帮过的武侠小说作者,实在太多了。
私底下,他们都叫他台北好人。
他自己的写作才华,是什么时候为世人所知的呢?
有一日,鸿沉客跟他的两个小弟,司空昙和折月楼主,约着涮火锅、喝大酒,一边喝着一边聊。
地点在鸿沉客家里,有吕双双看着,哥儿仨不能聊荤的。
于是,话题就往诗情画意方向延展。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黄庭坚的那首《寄黄几复》,有一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三个人都很喜欢。
尤其是那句:江湖夜雨十年灯。
他们酒兴上头,叫吕双双拿来了纸和笔。当即,便以《江湖夜雨十年灯》为书名,写出了一个两万字的开头。
商量着,你写几章、我写几章,他再写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