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么,台湾的武侠小说家,文品就不如香港的。
爱找代笔,代笔都形成了产业链了。
再经盗版一折腾,名声就更不如了。
武侠小说的流行,是市场逻辑的产物,禁不如导。
磕磕绊绊地,又迎来了第三次解禁。
90年,大陆正式颁布了《著作权法》,隔年施行。
92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一个月后,新闻。处发布《关于调整部分选题管理规定的通知》,放宽了武侠小说的审批,由专题报批,降级为“按照一般选题管理程序安排出版”。
至此,盗版书商们的好日子,将尽了。
95年前后,大陆的正规出版社,陆续地跟秦庚、余文畴、鸿沉客、司空昙、翁在鼎等人签下了出版合同。
大陆的读者们,才得以看到他们的正版作品集。
折月楼主因病早逝,已离开很多年了。
他的好朋友方病骸,帮他协调了所有作品在大陆的出版问题。
到97回归,港台武侠小说的流通,基本完成了正规化。
车祸现场……
苏椰是真没想到——
原来,武侠曾经在大陆这么火热过啊!
无论上头怎么禁,都禁不住,且越禁越热。
红红火火地,养肥了大陆的盗版书商们十余年,到一切步上正轨了,反倒越来越不火了。
她的印象里,这几年就没有什么收视率很高的武侠剧。
看来,是生不逢时啊。
她查资料,查的很投入,这一段“武侠”在大陆反复被禁、解禁的历史,虽不及各方势力在香港的角逐那么复杂,也很好品。
期间,姐弟俩没有过一句交流。
时间一晃,就到了中午。
她这才抬头,看了一眼欧阳阳,见他在草稿纸上划拉两下,就挠两分钟的头,再划拉、再挠,反复几次了,愣是一个字都没往练习册上填过,像是被什么难题困住了?
以往呢,她都会走过去,敲敲桌子。
问他哪里不明白?然后坐下来开讲,给自己定位为“弟弟课业上的及时雨”。
这一次,她改变看法了。
既然人家没有主动寻求场外援助,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努力,解决难题,她这个当姐姐的,就得成全他呐。
她把一道难题,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听。
他当时是懂了,能应付作业了,或许,这种题型也大概会了,以后再遇到,就不是什么难事儿了。
但如此一来,他的思维永远得不到真正的锤炼。
永远不懂得,如何将所学知识系统地吸收,再自主延伸,灵活运用。
因此,阳阳不开口,她也就不吱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