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我在江湖可以赚钱吗 > 第228章(第2页)

第228章(第2页)

优等生看多了武侠小说,想法自然不同一般。

一份外公订阅的晚报上,刊登了众美出版社招聘代笔的广告。

他便动了心思,拉上两个弟弟,跟众美签下合同。

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大哥负责主笔,两个弟弟提供灵感,续写了三本被折月楼主坑掉,但读者们一催再催,想看下文的小说,收到的代笔费,是母亲在餐厅做洗碗工的五倍有余。

人生的第一桶金,就这么轻松赚到了?

兄弟三人都认为,写武侠小说,大有可图。

如果写原创,而非代笔,一定会赚得更多。

于是,以勤奋、守信的品质,和一段反复修改了十遍,非常精彩的两万字的原创小说开头,同众美谈下一份新的合同,取了“丁履”这个笔名,开始快乐地创作属于自己的武侠小说。

也就是说,最初,“丁履”的背后是三个人。

三个人的年龄不同,阅历不同,故而分工明确。

大哥到了早恋的年纪,已有了心仪的对象,就负责写或朦胧、或旖旎、或欢快、或催泪的男女之情;二哥好斗,爱玩气。枪,就写武打部分;丁履则帮着两个哥哥,将“爱情”与“武打”之间的空白,用其他闲杂情节串联。

写完了,先寄给台湾的爷爷。

经爷爷之手,修改了错别字,再交到众美处。

兄弟齐心,灵感就像水龙头一样,哗哗不断。

在他们仨的默契配合下,产出了一部又一部畅销的快餐武侠,久而久之,也有了一部分固定的读者,钟爱“丁履”笔下的江湖,呈现出的独有的英雄出少年式的浪漫情怀,成绩比上不能、比下有余。

比当代笔,赚到的稿酬丰厚多了,足以支付两个哥哥留学的费用。

并有余钱,帮着父亲开了一家海鲜大排挡。

当名气越来越大,稿约越来越多,“丁履”也陷入了跟前辈们一样的境地,不停地被催稿,大哥逐渐失去了创作上的快乐,开始排斥接听编辑的电话,二哥也受不了疲惫的“车轮战”,金盆洗手了。

丁履当时年纪小,都听两个哥哥的。

后来,大哥赴美留学,学成归来,为了方便照顾年迈的外公、外婆,到台湾的q大应聘,从副教授、教授、院长,做到了校长。

转而从政,也很成功,在交通部、行。政院都担任过要职。

二哥在多伦多大学,攻读下了化学博士。

留在加国,从事了十年科研工作,觉得人生枯燥,转而经商。

相比两个优秀的哥哥,丁履的学业就比较一般了。

除了语文、历史的成绩为a,其它几门,都不是很理想。

他在大哥的建议下,走上了艺考生的路,靠美术特长,考进了港中大的艺术系,专研传统的山水国画。

毕业后,做了一名艺术馆的助理馆长。

这是一份轻松不累,时间充裕,待遇不错的工作。

他闲着没事儿,除了到隔壁图书馆借书来看,还琢磨起了名人和身边人的八字、手相、面相、星相、风水,精读《易经》,在阴阳五行、堪舆命理上,下了不少功夫,理论与实践结合,越琢磨越觉得有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