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觊觎”可不是个好词。
弘时忙道:“你怎么又乱用词儿了,我上次教你的是‘向往’才对。”
安德莉亚当即道歉改口。
四爷转着手上的玉扳指,沉思许久后,问安德莉亚:“我儿即便忤逆长辈之意,也想娶你为妻,那你可愿出嫁从夫,入我爱新觉罗宗谱,从此为大清子民?”
这次安德莉亚却没有立即回答。
永久远嫁异乡,需要莫大的勇气。
“快答应啊,我好不容易才说通皇阿玛,屁股都还疼着呢,”弘时拉住她的手,连声保证,“我会对你好,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忆起与弘时相识相处的种种,安德莉亚点了头。
“是的,我愿意。”
……
四爷同意弘时的婚事后,立刻让人着手操办。
要紧的不是婚礼仪式,而是证实安德莉亚的身份。四爷任命使臣,写了国书,让安德莉亚的一个仆从做向导,走九爷和弘历与西洋通商的门路,出发往大不列颠去。
经手的人一多,弘时要娶洋人做福晋的事就传扬开了。
大清入关后,皇子或宗室子弟娶蒙古女子、汉军旗女子屡见不鲜,可娶一个洋人,可是前无古人,后也不一定有来者。
弘时所料不差,有几个迂腐古板、自恃满族血统最高贵的宗室王爷直接在朝上弹劾他忘了祖宗体统,混淆爱新觉罗血脉,其心可诛。
要娶洋人不是不行,但四爷得将弘时逐出宗籍,贬为庶人。
四爷本就不是能听劝的性子,登上帝位后,更有了倔强的资本,当即把弘时的婚事上升到与外邦建交的国事高度,不容人质疑。
即便如此,大部分朝臣也没相信四爷的说法,那什么“大不列颠贵族”的出身,更像是他为了让弘时面上好看点杜撰出来的。
他们明面上不敢说,私下感慨不断。
有惋惜自家女儿错失皇子福晋之位的,也有把这事和储位之争联系起来的。
看来四爷对弘晖的看重偏爱,比曾经康熙对胤礽更胜,早早地就帮他排除竞争对手。
先有备受阿哥们宠爱拥护的纯安公主远嫁,现在轮到长春宫的两位皇子。
一个满腹经纶,往后只能与枯燥史书为伴,另一个听说是将帅之才,干脆一纸赐婚绝了通天路。
当年康熙还赞过弘昀弘时是文武双星呢,现在四爷为了稳固弘晖的太子之位,断绝朝臣投机站队的念想,就这么舍了两个阿哥。
难道这就是儿子多,任性?
四爷:……又是流言!
还总传他冷酷,无情,无理取闹!
不是舍弃女儿,就是打压儿子。
四爷真是受够了朝中和民间莫须有的臆测,甚至还感到几分委屈。
他明明是个慈爱的好阿玛,孩子们个个出色孝顺,一如既往的懂事和睦,这也是当初他能在康熙眼中脱颖而出、打败一众兄弟登上大位的重要因素。
为了给自己正名,不让弘昀他们因为主动退让受到旁人的轻视,颁金节时,四爷大笔一挥,连下数道旨意。
加封弘昀为郡王,弘时为贝勒。
还有他早想好的对乌希哈的封赏。
当年四爷曾谏言“抚蒙公主加封一级”,并被康熙采纳,这回顺理成章地给乌希哈封了固伦公主之位,同时乌希哈也不必再纠结公主府择址之事。
四爷把潜邸赐给了乌希哈。
她可以回到她最喜欢的家了。
第135章试婚了
雍正三年,四月。
原和硕雍亲王府、现固伦纯安公主府在历时半年多后,完成了改建工程,换上新的御笔匾额,即将在下个月迎来它的新主人。
被皇上赐予潜邸,京城上下终于对乌希哈的受宠程度有了清晰的认知。
更别说成衮扎布已被四爷封了步军右总兵,驻扎京中,还有传闻四爷准备让他接任九门提督之位,足见四爷的看重和信任。
不知不觉,传言从“公主失宠抚蒙”升级到“将军夫凭妻贵”。
乌希哈自己也没料到,她的出嫁就是“回家”。
她推辞过,但四爷坚持,且直接下了圣旨,乌希哈只好接受了这份沉甸甸的父爱。
原本的王府对她来说,实在是大得过分,乌希哈在请示过四爷后,对公主府的布局进行了较大的改动。
四爷曾经起居的院落,乌希哈没动,准备搬进来以后也不随意进出,只让下人定期打扫养护,维持原样。
然后她将自己和宋氏以前住的小院翻修扩建,作为她日后的主要居所。
再在北侧修一道隔墙,划出约有四进宅子大小的院落,另开一道大门,当作成衮扎布的将军府,由四爷另行下旨赏赐给成衮扎布。
待成婚后,两边关起门来,平日里,他们就一起住在公主府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