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明白这是要开始干活了,十分默契地迈开蹄子赶路。
-
牛车在村东头那方磨盘旁停了下来,周檀打发三娃子回家,自己转身准备回家。
身后的婶子们有心想要叫住他说些什么,但想起方才小哥儿的狠辣手段,还是将话咽了回去。
神情各异的几人就这么看着他不急不换往家里走去。
回去路上还有不知情的大娘见他右手仍揣在衣襟怀中,笑道:“这天儿是冷了,你回头儿用碎布头缝条带子,缠上后就暖和许多。”
周檀知道大娘这是误会了,也懒得纠正,笑了笑,含糊应下了。
想来用不着明日,他今日在镇子上的‘辉煌’事迹就会传遍整个村子,大娘自然就知道缘由了。
直到回到熟悉的小院儿,回屋后关上堂屋门后,他才彻底地松懈了下来。
在已经凉透的炕头处坐下,他慢吞吞地从衣襟处掏出了两样东西。
沉甸甸的钱袋子,和一把上头还有余温的铁剪子。
也是他的钱和胆。
再次用干燥的粗布将剪子擦拭好,周檀又重新揣回了怀中的老位置。
上一把剪子由于牺牲得太过悲壮腌臜,惨遭周檀抛弃。这一把还是他上回特地托五牙儿从镇上捎回来。
周檀下炕端起早上匆忙安置在陶瓦罐里的辣椒苗,放到炕上看似仔细端详着,实则思绪早已飘远了。
今日豆腐生意确实红火,但在他想到解决地痞流氓的方法之前,还是要谨慎。
他身子确实虚,方才那一剪子就算真让他下手,他也没有那个力气戳进去。
他卖这两日的豆腐可能已经让人盯上了,今日能逃脱是侥幸,牛车离得不远,上头还坐着同村的人。
若是明日他和三娃子背着筐子,走着山路去镇上,只怕还没有遇上地痞,就要被大几十斤的豆腐压倒在半道上。
他觉得是时候启动另一个计划——
和村里人做生意,用黄豆换豆腐和劳力。
这也是为什么,他今日在牛车上等待时,要和婶子们那般说。
而吴文也只是加速他行动的一环因素罢了。
但去瓦子卖豆腐实在是太过赚钱,他一时也舍不下这门生意,所以还是打算先请个保驾护航的打手,赚够年前修补屋子的工钱。
两种方式双管齐下,一起用上。
想清楚日后该怎么干,周檀实在受不了身下冰凉的冷炕,起身下炕,出去搬柴烧炕。
刚走出屋,就听到外头竟然响起了喜庆日子时才会有的锣鼓吹打声。
周檀有些疑惑,抱着手里的柴火朝院子外头看过去。
正值晚饭时分,周围几户人家也都被这动静吸引了过来,端着碗全家出动,聚在村里一条仅有的平坦泥土路上,齐齐朝着一个方向看得聚精会神,时不时还伸手指点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