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大堂被王二这几日简单改造过。
一楼大堂的俯视图是一个正正好的方形,左侧是大厨房,门口处一道厚帘子隔了起来,占了一楼的三分之一。
右侧则是大堂,三排桌椅敞开摆,摆得满满当当,右上角是通往二楼的楼梯,暂时被王二封了起来。
因为铺子一面临河,从一楼出门是码头街,二楼推窗出去就是平河上渔船、瓜果船和往来客船的叫卖声,风光宜人,喧嚣又热闹。
但二楼靠后院的那一面居然也开了几个窗子,从窗口处刚好能一眼看清后院的景致。
王二找了人封窗,封好后因为周檀其实对楼上这层还有些别的想法,就暂时空置了。
之前占地很大的柜台被抬出去卖了,换来的是一张很窄的高桌,看上去有些单薄,但是实用不占地。
之前隔起大厨房和大堂的那堵封得严实的墙,也被周檀找专业人士打了两个大洞。
于是挂着厚帘子的厨房门两侧,一边一个方形大窗口,和前世厨房打饭的大窗口一模一样。
只是窗口后头不是成盆的炒菜,而是两口红油大锅。
从进门起,沿着墙就靠着几大架子各式各样的食材,三层的斜坡高架子,每种食材都用一个小木槽装着,摆得满满当当。
王二这时从后院端进来一盆盖着盖子的木盆。
揭开,里头是周檀提前熬好的红油汤底。
虽说真正的诀窍在于辣椒,但锅底方子也得象征性遮掩一番。
挨个倒进两个大铁锅里,就可以开铺门了。
大门一开,外头早早就候着的人就明白开张了。
周檀站在门口被比昨日还多的脑袋惊了一下,笑着赶紧招呼客人进来。
“快进快进!昨日是为着揽客才在外头,天冷还是进来坐着吃舒服!”
“掌柜的,你家这胡椒可真够味,昨日辣得我嘴唇都肿了,但今日又想来吃点,这不,天不亮我就早早来排队了!”
周檀笑容满面,“这可是我男人早年走南闯北得的方子,整个平河县只此一家。”
拿王二先背个锅再说。
“原来如此,这辣味我确实从未在别家吃过。”
“对对,这味道又辣又爽,偏偏吃了点后还停不下嘴,心中只觉真痛快!还想再来一口!”
周檀一边笑着往里招呼客人,一边时不时插一句,引导一下舆论。
说话间,三层食材架子最前头处已经有人驻足停留了。
“这怎么吃啊?”
第一个客人是个爱吃的食客,只是听说码头街新开了家的馆子,其他的并不清楚。
“我知道,我昨日来吃过,你拿一个空盆,遇到喜欢吃的就拿进里头,看到没有,那边有夹子,门口那儿靠着的木板上写着签字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