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面粮油、油盐酱醋、布料针线、碗筷胰子……这一买就忘了时辰,正午太阳晒得人心发慌,周檀拉着王二,王二拉着驴,驴拉着驴车,两人一驴一车直奔镇上最大最气派的酒楼。
“小二,一份红烧羊排、一份鲜笋蒸鸭,再切一盘卤牛肉,上一壶冰镇酸梅汤。”周檀不用小二报菜名就一口气顺溜地将脱口而出。
“好嘞客官,本店还有这时下最火的豆腐,是专门从县里豆腐坊用冰镇着每日送过来的,量也不多,今日只剩下三份了,客官您要不要来点?”
县里豆腐坊?那不就是他们家的豆腐坊吗?县里总共就那么一家豆腐坊。
王二没想到豆腐坊的生意还远销‘县外’,他这段时日都在村里,没想到短短几旬内,豆腐坊的生意都扩大到做‘回’镇上了。
对账目最清楚的人莫过于周檀,他闻言也不惊讶,笑问道:“怎么个吃法?”
“有油煎和做汤两种吃法,油煎豆腐是用油那么一煎,外头金黄酥脆里头还嫩乎乎的,用料再一炒,香得很!白玉丸子汤这做法可就复杂多了,豆腐捣碎混上肉糜,团成丸子,下到提前吊好的老母鸡汤里,那叫一个鲜美!客官您看您要哪道?”小二发挥出了极为优秀的口才,将菜品描述得那叫一个绝。
还没等周檀说什么,旁边那张桌子上的客人先忍不住了,“小二,先给我们这桌上盘油煎豆腐尝尝!”
“好嘞,客官您稍等,菜马上就来。”
周檀这时也出声,眼睛笑得弯弯,道:“那给我们上份丸子汤吧。”
油煎豆腐虽好吃,大热天吃还是腻了些,正好上份汤解一解荤食的油腻。
吃完饭,歇歇脚,两人又牵着驴车马不停蹄地往牲畜行。
说好的小鸡小鸭小鹅都要置办上,一只都不能少。
村口
等两人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还背着一筐鹅,赶着驴车满载而归回来,却碰上村口一群人围着什么闹哄哄的,乱作一团。
周檀连忙将小鸡递给王二,空出一只手来拍了一下旁边看热闹的李桂,“怎么回事?”
李桂看热闹看得正高兴,忽然被人拍了一下还有些不快,不过看清楚人后立刻嘴角咧开:“檀哥儿你可算回来了,再不回来可就错过今日这场好戏了。”
周檀:有瓜?
他赶紧把手里的东西都交给王二:“你先把东西带回去,我待会儿就回去。”
王二无奈:“……好,不用急着回来。”
会给他的是小哥儿略显不耐的摆手。
王二:“……”行吧,碍到人爱热闹了。
“到底怎么回事,你快和我说说……”周檀迫不及待拽着李桂小声道。
“林家那个丑丫你知道吧,嫁去山那头那个,今日带着她男人回娘家了,听说怀上了来报喜的。”
周檀看着村口仿佛下一秒就要打起来的僵持气氛,时不时还能听到围在里面的人发出尖锐的喊骂,神色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