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她及时发现了隐藏在皇帝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宦官王振。】
朱棣不吝称赞,笑着说:“实乃吾家佳妇也!”
张氏恭敬行礼:“儿媳不敢当。”
朱元璋也很满意,这样的媳妇才是他老朱家的榜样!
只是这宦官摄政的前车之鉴还摆着呢,怎么老四还是开了这个头?
那郑和是个好的,可不代表所有的宦官都是好的。
要他说,还是直接从源头杜绝才好。
【朱祁镇自小被立为太子,朱瞻基对于他的教养也很上心。】
【在他稍大一点后,就命近侍为他诵读儒家经典来启蒙。】
【其中对朱祁镇影响最大的就是东宫局郎王振。】
【王振作为宫中少有的具有学识的宦官,被尊称为王先生。】
【朱祁镇也不例外,几乎不叫名字只喊王先生,对他十分敬畏。】
朱瞻基眼神一沉,他只是喊人为太子读书启蒙罢了。
竟然有宦官趁机蛊惑了太子,小小宦官也配当太傅?
王振:我不仅要当太傅,还要更上一层楼!
什么皇帝朱祁镇,不过是我手中掌控的棋子罢了!
【张太后自然是有所察觉,本想直接除掉王振这个祸害。】
【没想到的是,王振确实有两把刷子。】
【不仅朱祁镇拼命求情,就连内阁重臣三杨甚至都为他求了情。】
朱瞻基:???我不理解
朱祁镇:朕的军事天赋不比昔日太宗陛下差!
【要说这王振,在人际关系上是有两把刷子的。】
【为了赢得以“三杨”为首的辅政大臣的好感,他曾在朱祁镇玩乐之时担任起了劝谏的职责。】
【表现出了一个忠宦应有的品格,博得了“三杨”的好感。】
【而且明朝这不是有郑和珠玉在前嘛,也证明了宦官之中是有好人的。】
【王振巧妙的用高情商为自己树立起了一个良好的宦官形象。】
唐朝,李世民也是愁得慌。
这宦官的问题历朝历代是无穷无尽,从未真正解决过。
他们身份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他们会成为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
一旦遇上能力不足的帝王,就极有可能反转角色从而掌控皇权。
但,有时候宦官的存在也是无可奈何的必要之举。
【说起来,古代吧一边忌惮着宦官可能带来的恶劣影响,一边又不愿意取消宦官制度。】
【这看起来是十分矛盾的。】
【常看见有人说,如果皇帝从源头杜绝,不用宦官不就行了?】
【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东汉,邓绥是深有体会,也不由头疼。
她虽然是临朝称制,但朝臣也不方便进入后宫之中议事,不得不启用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