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哪是扶臂劝导,分明是拉着朕的袖子不让我走!
朕那时年纪小,又受了惊吓,那袖子是扯也扯不动,被迫站在那里听他的劝导!
于谦:嘿嘿嘿,臣也是怕陛下走了,就不好求情了嘛!
【于谦极力为群臣求情,认为马顺等人本就罪该万死,不杀不足以泄民愤,希望朱祁钰能够赦免群臣无罪。】
【而刚刚打死三人的大臣们也逐渐冷静了下来,意识到殿前斗殴逞凶的严重性。】
【所幸朱祁钰听从了于谦的主张,降旨表示不会再追罪。】
【至此,“午门血案”以百官无罪赦免而告终。】
唐朝,李世民是赞不绝口。
这于谦虽是文官却是个有勇有谋的,能够担起肩上的责任来。
朱祁钰听着也是个极为明事理的,不像他那个软蛋皇兄。
有于谦的辅佐,大明虽有危局,却也不会酿成大祸!
【朱祁钰监国后在大事上的谋断和处置赢得了不少大臣的青睐。】
【彼时的皇太子朱见深虽然是朱祁镇的长子,但年仅2岁,无法承担大任。】
【公元1449年,大臣王文上书,希望朱祁钰以江山为重,继承大统。】
朱祁镇:?hello?
我这个皇帝就没有人管了吗?!
朱祁镇:你别在里面不出声,我知道你在家!
【时势造英雄,既然都已经走到了这个位置,很难说朱祁钰一点心思都没有。】
【可他眼前的不是处于盛世的大明王朝,而是风雨飘摇的大明。】
【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朱祁钰还是选择了接过这份沉重的责任。】
【在于谦、王直等人的拥立下,朱祁钰登基为帝,遥尊远在瓦剌的朱祁镇为太上皇,改元景泰。】
要朱元璋说,干的漂亮!
再怎么看,祁钰也比那个朱祁镇强!
此时的朱祁镇在瓦剌过得还挺滋润的,但毕竟不是自己家,心里还在等待朝廷接回自己呢。
结果就听见了这个噩耗,朱祁镇瞬间就慌了。
他之所以能在瓦剌过得风生水起,那是因为他是大明皇帝!
如果他失去了利用价值马上感觉前路就昏暗了呢!
【瓦剌那边朱祁镇仗着自己大明皇帝的身份,小日子过得还挺有声有色。】
【明廷换皇帝的事情传来,瓦剌首领也先思考之后决定挟持朱祁镇进攻北京。】
【虽然已经成了太上皇了,但有朱祁镇在手,怎么着也能叫大明投鼠忌器吧?】
【一月之后,也先打着要护送朱祁镇回北京重登皇位的旗号,率大军出击大同。】
【所幸朱祁钰登基之后就曾经下诏,边关守将不得听信瓦剌的借口被骗取财物。】
朱瞻基紧紧盯着天幕,都顾不得自己越发疼痛难忍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