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就这样轻飘飘的放过海瑞,嘉靖也不甘心。】
【他干脆将海瑞关押在大牢里,这一关就是10个月。】
【直到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四日,嘉靖皇帝驾崩前,留下遗言说海瑞骂自己骂得没错,下诏释放了海瑞。】
此时,还在牢里的海瑞已经是泪流满面,心中大恸,悲痛欲绝。
《治安疏》中虽然都是他呕心沥血的真言,但对于陛下来说无疑是锥心之言。
本以为会因此身死,没想到陛下临终之前还是放出了自己。
思及此处,海瑞嚎啕痛哭,把刚吃下的酒菜全部吐了出来,昏倒在地。
前来迎接海瑞出狱的狱卒,来到牢门前看见他已经昏过去了,急忙喊人来救人。
【海瑞得知嘉靖去世的消息后,在牢狱中失声痛哭直至昏迷。】
【隆庆帝登基后,又重新启用了海瑞为官。】
嘉靖表情复杂,似悲似叹,默了一会儿,无力的摆摆手。
“算了,叫人辞官回乡吧。”
“待朕百年之后,去留与否皆交予裕王定夺。”
嘉靖静静的看着下方,严嵩和徐阶都老了,朕也老了,老了啊!
修道数载,终究是镜花水月的幻梦一场,生死有命,哪里是能奢求的呢?
“都下去吧,朕想一个人静静。”
【海瑞在地方治理上确实有些作为,但是他的性格固执,在官场上并不吃香。】
【特别是在原本的首辅徐阶,在党争中落败于次辅高拱,被迫辞官还乡。】
【高拱对于海瑞的观感不好,海瑞在隆庆三年就告病辞乡了。】
【而大明最需要的不是一个清正廉洁的清官,而是一个能够实行改革的人。】
徐阶蓦然抬头,不是海瑞,也不是他。
天幕说的那个文臣,他原以为会是海刚峰,或者自己,结果都不是。
会是高拱吗?
徐阶摇摇头,高拱虽然支持改革,可他的性子太冒进了些。
自己走后,太岳作为自己的学生必定会受到打压,他能够打败高拱吗?
【此时的大明,隆庆虽然性子软弱了些,但却是支持改革的帝王。】
【下面掌权的内阁首辅高拱,以及张居正等人都是改革的支持者。】
【也是在隆庆执政的期间,推动了隆庆开关,一定程度上解开了海禁的严苛束缚。】
【明朝与蒙古俺答汗也达成和议,双方结束了长期的敌对状态,边疆获得了暂时的和平。】
【然而在欣欣向荣的朝堂之下,也隐藏着暗流涌动的权力斗争。】
隆庆年间,高拱目光如炬,直直看向身后的张居正,冷哼了一声。
他就知道,张居正作为徐阶那老东西的学生,定然不会真心站在他这边!
张居正暗叹一声,却并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