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元璋笑了,都是心黑的老狐狸,他还不知道对方打的什么主意?
溥仪坐拥明清两朝的故宫,里面得藏了不少的宝贝吧!
抢一个人人喊打的末帝的东西,总比去盗墓听起来更正义嘛。
再说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叫抢呢!
【于是新的小伙伴一合计,直接准备动手把溥仪赶出京城。】
【溥仪也不是个傻子,早就对京中的风云变幻有所察觉,暗地里准备了起来。】
【他出不去,但爱新觉罗的其他宗室却可以进宫来。】
【溥仪联合自己弟弟溥杰,利用溥杰每日出入宫禁之便,以赏赐等名义大量盗运文物。】
【许多宋元版本的珍本善本图书、书画、金银器皿、珠宝玉器都被盗运出宫了。】
【直到溥仪逃亡东北时,仍有30箱文物大约1300多件被带到了长春的伪清皇宫中。】
已经在植物园领上饭碗的溥仪,悄悄撇了撇嘴,嘟囔了几句。
“什么盗运嘛!”
“那明明就是我家的东西啊!逃命的时候谁不带金银宝物啊?”
【后来东瀛投降后,伪清皇宫大部分文物遭到士兵哄抢,很多珍贵的字画遭到了破坏。】
【溥仪在逃亡时只带走了10箱文物,上了逃亡列车后,又用文物向当地百姓换取口粮求生。】
【在机场的时候因为飞机限重的要求,只带了最珍贵的两箱文物。】
溥仪无语,谁知道飞机还限重啊?
搞得他着急忙慌只能捡出其中最珍贵的一些东西,结果还在机场被毛子国逮了个正着。
和溥仪不同,同一时空下也在听天幕的几位领导人却是乐呵呵的回忆起了往事。
“回国的时候还在他随身的皮箱夹层中搜出了一部分贵重文物哩!”
几人相视而笑,望着天幕的目光却显得十分高兴。
楚楚小同志能够在大不列颠如此自在,眼中还没有惊奇和羡慕。
说明后世的华国,和他们曾经幻想过无数次的未来一样强大,可真好!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溥仪被毛子国俘虏之后,大部分文物都被收缴了。】
【这些文物部分被据为己有,部分辗转流散,损失无数。】
【而为了在毛子国生活的好一些,溥仪也拿出了不少珍贵文物贿赂别人,以此换取好处。】
【后来随着国家的强大,毛子国主动还了一部分给我们。】
【非常多珍贵的文物丢失甚至损坏,其中就有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几经流转,直到几十年前才被找回,收藏在了故宫博物馆。】
宋朝,赵佶吓死,急忙拿出自己珍藏的《清明上河图》,心痛的连连叹息。
“如此宝物怎能落于俗人之手?”
“世人只重你价值连城,朕我却是欣赏画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