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无语,“爷将我看成了谁?”
“苏培盛。”
扶摇:“……”
呵呵,耍我呢?
扶摇不知晓,方才那一刹,四阿哥真的将她看做了苏培盛。
端着一沓绿头牌来,请他挑选伴驾嫔妃的苏培盛。
也是这一瞬间,四阿哥想起了被遗忘的那个梦。
梦里,苏培盛喊他——陛下。
第44章第44章四阿哥又去了广……
四阿哥又去了广济寺。
刚下过一场小雨,山道略显泥泞,四阿哥提着衣摆到寺时,又见到小沙弥提着扫帚轰赶前日那乞丐。
乞丐抱头鼠窜,不留神撞到四阿哥。蓬头垢面下的一张脸,缀满污渍,眉心一道疤痕触目惊心。四阿哥皱眉后退两步,拍了拍袍角,从袖中掏出两枚铜钱,向身后山道一抛。铜板咕噜噜沿山道滚落,那乞丐也似饥狼一般直奔铜板。
一边追,一边啐骂:“秃驴!恁庙里香火钱都喂了狗娘养的王八羔子?我张明德明儿就叫佛祖睁眼拉尔等下拔舌地狱!”
“张明德……”四阿哥无端心下猛跳,霍然回首,那乞丐一路骂骂咧咧已跟着两个铜板跑不见影。
四阿哥这次对着佛像冥想了一个时辰。
刚回宫,就有毓庆宫的宫人来请,说太子有要事与他商议。
“直隶巡抚请拨三十万两清淤,户部却要从保定府加征丁银,四弟怎么看?”
太子将黄册往案上一推,朱笔在永定河舆图上圈出个红点。户部侍郎站在一旁,建言被拒,正脸色一边红一边白生着不敢发作的闷气。
胤禛听后便道:“保定今春旱蝗,加征恐生民变。”
行过一礼,胤禛上前,看了片刻舆图,指尖点在一处漕运支线,“不若截留崇文门关税五万,余下从山东盐课调剂。康熙二十六年靳辅治黄,用盐商捐输抵了半数河工银。”
“盐课?”太子眉峰一挑,点点头,觉此提议不错,便用毫笔蘸朱砂在“长芦盐场”处画了个圈,“上月御史参长芦运使亏空八万,这笔烂账倒能用上。”
“臣弟曾查过往河工成例,若用捐输抵税,需给盐商加发三万引额。当年圣祖爷准了靳辅增发两万引,才换来扬州盐商十万雪花银。”
“好个引商力以济国用!不过崇文门关税岁入不过十五万,截留五万未免伤筋动骨。减为三万,分三年拨付,另从江宁织造余银挪两万。如此,两全其美,四弟以为如何?”
胤禛缓缓低头,“太子圣明。”
商议一番,有了决断,太子便在奏折上勾了个“准”字,另添一句“着陈鹏年监理河银”。
陈鹏年是治河好手,出了名的铁面无私、清正廉明。
户部侍郎捧着改批的黄册退下,太子转头看见胤禛缠纱布的右手,蹙眉,“以你的箭术,不至于如此。”
胤禛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反倒是太子似是想到什么,忽地笑起来,“啪”“啪”击掌两声,便有一个小太监近前,手里还捧了个桦木长匣。
太子掀开匣盖,拿起匣里的骑弓。
“此弓弓弦是用罗刹国进贡的鲛筋泡了桐油重制的,比牛筋柔韧,四弟,你拿着。”
胤禛试拉空弦,果然省力许多,太子又从多宝格暗屉取出本《射经》,扉页上那几个字胤禛认得,是御笔所书。
当年皇阿玛亲自教□□骑射,底下小阿哥无不羡慕。
“二哥,这……都给我吗?”
“当然。明日孤再教你个取巧的招式,你回去多加练习,便不会再像今日这般伤到手了。”
……
太子赠的骑弓挂在了书房正中央的墙壁上,太子给的《射经》也整整洁洁放在案头。
从毓庆宫回来四阿哥就一直待在书房,苏培盛问晚膳在哪吃,他也不给个准话儿,只冲外头吩咐“别吵!”
苏培盛只得叫膳房准备几个四爷常吃的菜,先提来候着。等到四阿哥终于从里头出来,太阳也落尽了,送去膳房来来回回热了三遍的几道菜肴终究是没进得四阿哥的口。
四阿哥站在门边望了会儿漆黑的天,苏培盛忧心忡忡提着食盒劝:“主子爷吃点吧,或爷有何想吃的告诉奴才,奴才亲自去膳房叫他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