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新坝“希望杨”的成功,如同石破天惊的喜讯,迅速传遍了全国林业系统。各大报纸纷纷报道,电台也播送着北部新坝治沙造林的先进经验。周染青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名字也频繁出现在报道中,成为了林业战线上的明星。
然而,盛名之下,也伴随着暗流涌动。一部分人对周染青的成就心生嫉妒,开始在背后散布各种谣言,试图抹黑她的名誉,阻碍她的发展。
“你们听说了吗?那个周染青,以前在西北林业的时候,就因为作风不正,被调到我们北部新坝来的!”一个在林业局资历较深的老技术员,名叫赵平,平时就喜欢搬弄是非,此刻更是添油加醋地说道,“听说她跟好几个军区的领导都有牵扯,能力是有的,可这人品嘛,就不好说了。”
另一个同事附和道:“是啊,我听说她以前的老公就是军区的营长,后来离婚了,还不是因为她在外面乱搞关系?”
谣言像瘟疫一样在林业局内部迅速蔓延,甚至传到了上级部门的一些领导耳中。这些捕风捉影的流言蜚语,让周染青的处境变得尴尬起来。一些原本对她很尊敬的同事,也开始对她避而远之,眼神中充满了异样。
周染青很快便感受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在食堂吃饭时,周围的议论声总是若有似无地飘进她的耳朵;在开会讨论时,一些人也会故意忽略她的意见,或者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她。她知道,这是有人在故意给她制造麻烦。
面对这些无端的指责和恶意中伤,周染青内心深处感到一阵刺痛。她想起了前世被顾立城误解和抛弃的痛苦,也想起了苗林林曾经的诬陷。她知道,谣言的杀伤力有多大,它能够轻易地摧毁一个人的努力和名誉。
然而,这一次,周染青并没有像前世那样选择隐忍和默默承受。她已经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周染青了。她内心坚定,她知道自己问心无愧。
“周同志,你别听那些风言风语,身正不怕影子斜!”林远坚定地站在周染青身边,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不平,“那些人就是嫉妒你的成就,才故意散布谣言。咱们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证明,看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林远主动收集证据,他将“希望杨”的详细实验数据、生长报告以及各项检测结果整理成册,并邀请第三方专家进行独立评估,以证明周染青的科研成果是真实可靠的。他还积极与那些散布谣言的同事进行沟通,用理性和事实去驳斥那些无端的指责。
“周同志是为治沙事业鞠躬尽瘁的英雄!她每天熬夜研究,亲自下地劳作,哪有时间去搞那些不正当关系?我看那些造谣的人,就是想借此打压周同志,阻碍我们北部新坝的发展!”林远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义正言辞地为周染青辩护,他的声音掷地有声,让那些原本窃窃私语的人都噤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