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立城站在窗前,望着京城灯火辉煌的夜景。他知道,他与周染青之间,或许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但他希望,她能够幸福,能够继续在她的事业上发光发热。而他,也会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她,守护着她所热爱的一切。这份守护,不再是占有,而是纯粹的祝福和一份深沉的爱。
北部新坝“希望杨”的成功,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全国治沙造林战线的心田。周染青和林远等技术员们,凭借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不懈努力,不仅缓解了北部新坝的旱情,更探索出了一条在极端恶劣环境下治沙的新路子。他们的经验和数据,被整理成详细的报告,层层上报,最终引起了国家林业部和中央高层的关注。
在一次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上,张领导带着周染青和林远的治沙报告,向与会代表们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当大屏幕上展示出北部新坝从一片黄沙到点点绿意的对比照片时,整个会场都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北部新坝的成功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科学治沙,勇于创新,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张领导在台上激动地说道,“周染青同志和她的团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我提议,将北部新坝确定为国家重点治沙项目,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张领导的提议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一致响应。很快,中央下发文件,正式将北部新坝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治沙项目,并拨付专项资金,调配物资,派遣专家组,旨在将其打造成全国治沙的典范工程。
这一消息传回北部新坝,整个林业局都沸腾了。大家欢呼雀跃,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奋。周染青也被任命为国家级项目的总技术负责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国家级项目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以及更庞大的资金和物资需求。周染青深知,这将是一场硬仗。
“周同志,国家级项目虽然是好事,但咱们面临的挑战也更大了。”张领导找到周染青,语气中既有欣慰,也有担忧,“资金到位需要时间,物资调配更是个大工程。而且,项目规模扩大,需要的人力物力都将是几何级增长。”
周染青点头表示理解:“张领导,我明白。但只要我们方向正确,一步一个脚印,我相信这些困难都能克服。现在最重要的是,确保物资能够及时、安全地运抵北部新坝。”
大规模的物资运输,在交通不便的北部新坝地区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从先进的机械设备到大量的树苗种子,再到各种土壤改良剂和生活补给,都需要庞大的运输队和严密的安保措施。林业部虽然与地方军区有合作,但如此大规模的调动,依然需要更高级别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