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戏耍了的鹤知章,从鼻孔里哼气。
鼎鼎大名的鬼医易陵君,竟是个将后辈当傻子耍的老顽童。
“怎么,不符合你的想象,我就不是易陵君?可要近前来,查验查验真假?”
“晚辈不敢。”
给她吃雄心豹子胆都不敢。
易陵君岂止是超乎众人的想象,简直是把医修这个行业往地下踩,屡次刷新人们对医者的下限认知。
托她的福,十业大界对医女的待遇大大的上升。
医修出门在外,腰杆也能挺直了。被患者指着鼻子骂的时候,也有了不可言说的倚仗。
病人要出手,也得掂量掂量,是否会招惹出第二个易陵君——
不要钱,不要命。断送前尘,舍弃修为。要今生,没来世,只想把众生拖下水的鬼医。
后面出场的疯医赛多肉,都得靠边站。
毕竟人家只霍霍她的患者。
而易陵君随时随地,随机挑选一个幸运路人,进行她的试验。成则生,败则死。
好运活下来的,恭喜你,赢得了进入下一轮试验的资格。
想要咬舌自尽,变着法子,自残致死,那真是要笑掉医修的大牙。
鬼医鬼医,到底是编了个医字。
鬼是易陵君的立身行事,诡诞不经。医是她的得意营生,出类拔萃。
由于常年在战火前线,随军征战。亲自解剖了大量活人与死者的尸骸,医学造诣达到了连她的亲生姐妹,贺归远都望尘莫及的高度。
可碍于世俗观念、时代限制等元素。过于超前,为世所不容。
在坚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世代,易陵君公然提出活体剖开躯壳,去除病灶等谏言。不论所言所行,是否有迹可循,确凿无误,单是提出来都道大莫容,要天诛地灭。
遑论她身为医者,竟然心怀愤恨,手染鲜血。意图越过调遣众医女的调拨台,管理诸位医修的济世院,颠越不恭,洗雪逋负。
光是不敬礼法,违逆上命这一点,就够治她的罪,以儆效尤。
当然,道理归道理,实践是归实践。
医修们随大流谩骂、排斥易陵君的见解,焚烧她编撰的医书典籍。可架不住她的理论知识过硬,实践样本丰富,有点慧根的,都在暗地里研究考证,一一论证了她的结论可行。
易陵君信念波及的,不仅医修这个群体,还有其余见血封喉的剑修、以乐理攻击的乐修等等。
杀生和救人同属一体,对人体了解得越透彻,相关性累积的知识广阔了,治疗和杀戮就越是手到擒来。
易陵君一人掀起了冲刷既往陈旧理念的潮流,其他医修们紧随其后,背着济世院更新、改革固有的念想,制造出新一批医学器械。
挂不住面子的济世院,抓了罚,拘禁了一大批医女。
后实在是抵抗不住形成浪潮的巨流,在易陵君的理论基础上,重新编织。挑三拣四,去除贻害济世院、调拨台统治理论的思想,整理出一套崭新的教材。
署名,济世院。
易陵君走南闯北,奔赴于一线考究来的科研成果,就被济世院一举斩获。随之而来的,是被栽赃诬陷,倒打一耙的骂名。
好比砸在身上的臭鸡蛋、烂菜叶,杀伤力不足,但足够叫人恶心。
走在路上,都能听到人讥讽她狗彘不食汝余,盗取济世院的实绩,收为己用。
行事乖戾的易陵君,哪能受得了这档子气。几个连环招,祸水东引,要躲在后方推波助澜的济世院、调拨台惹一身腥。
那段日子,济世院院长、调拨台台柱狗咬狗,一嘴毛。“你说你,好端端的,惹那没脸没皮的畜生做什么呢?”
被济世院、调拨台双双忌惮,又拿之无可奈何的易陵君,老神在在坐在决斗场观演席位上,丝毫没有被明令通缉的自觉。
手肘搭在案桌前,拇指、食指、中指扣着太阳穴部位,食指点了几下。若一个尽责的前辈指导后生,“不敢,我看你是敢得很。”
“若非你是归远的徒弟,从你不知好歹地坐在我身边的那一刻起,你就是个死人了。”
归远指的是易陵君的亲生姐妹,草泽谷创始人贺归远。
“还请前辈见谅,原谅晚生的不识大体。”
鹤知章烂命一条,才不会被她恫吓住。遣词用句倒是十分敬重。
“师父说过,我们这些晚辈有朝一日遇见你,没捅出大的缺漏,就按了你的前尘,就尽管跪下来求情。你看在她的颜面上,会放我们一条生路。”
“说得轻巧,也没见你正儿八经地跪上一跪。咋的,膝盖新打了钢板,半天软不下来?”
易陵君举着的酒杯,往上一撒,滂沱大雨,倾盆而落。等它们真实地扎到人身上,才知是一根根细如牛毛的银针聚集而成。“死罪可免,活罪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