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泥砖厂的选址地此时是最为热闹的。
学园只提供了一批基础泥砖,剩下的建筑泥砖将在生产线落成后,由这间工厂制造,因此它的优先级最高。
地面上,可以看到被规划为厂区的雪地区域内,按照魔法泥砖的大小,被挖出了一个长方形框架区。
这是市政府提前派人制造的,为了让充当地基的雪层不容易松散,还利用冰舞叶提前将它们变成了冰。
地基区挖到了地底,由魔法泥砖提前搭建的大型框架被几人抬着,小心翼翼插入到制作出来的长方形“冰块”中。
框架的底部也涂了魔法胶水,因此它除了被冰块固定,还会与原本的地面形成一体。
这就是如今魔法版的地基搭建方式。
别看整个地基框架很大,但由于魔法泥砖本身很轻,普通人也能轻轻松松将它们搬来搬去,市政府建设队的“民工”们甚至因此感受到了惊奇。
在场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魔法泥砖。
这种和积木一样的建筑材料,再次让大家沉迷,固定好地基后,所有人和孩子一样抢砖块开始搭建厂房。
作为厂长的孙宏杰并不阻止,笑呵呵看着自己挑选的老员工们,也欢呼着加入了盖厂的工作。
郑萱作为魔法学园建筑部部长也到了现场,但她只是作为顾问,并不干涉这次的搭建工作。
市政府建设队才是这次的主力,担任主建筑师的李工是最高负责人,他很紧张地对照着图纸,监督每个人是否有将方块放错。
虽然厂房就是个长方形,压根很难建错,但他还是一丝不苟地行使着自己的职责。
只是眼里写满了羡慕。
“李工,您也去搭一块砖试试?”郑萱笑呵呵道,“毕竟这是您手下第一个魔法建筑吧?值得纪念。”
郑萱认识这位“李工”,对方是东洲一级建筑师,乐城建筑院的院长,履历上有三四个写入建筑优秀案例的作品。
是一位值得钦佩的建筑师。
虽然郑萱是学的室内设计,但这种厉害人物她当然也知道,读书时期甚至去听过李工的公开课。
头发染上花白的李工今年五十多岁,被市政府请出来担任建筑队设计师时,正在某个庇护所喝凉水充饥。
其实和很多末世来了直接失业的人不同,李工这样的建筑师,多少是能发挥点作用的,比如在庇护所的选址和设计上,他和建筑院的同事就为政府提过不少意见。
但是执行上,老实说,差强人意。
时间太短,缺乏材料,人心涣散,李工那时候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将就此结束了。
他热爱建筑,觉得自己搭建的并非冰冷的死物,而是鲜活的历史。
建筑中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期许和想象,展现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可末世将这一切摧毁了。
比起可怕的杀人冰雹,李工更忧心暴风雪,他是最先对政府提出需要担心建筑承重能力的人之一。
李工不清楚,人类文明的痕迹,将在这场灾难中存留多少。
可是——
魔法学园出现了。
魔法建筑兴起了。
最开始,看到纪录片里无视物理法则搭建的魔法广场时,李工是生气的。
胡来!这样盖房子不是分分钟会塌的吗?
可知道魔法泥砖的特性后,他又沉默了,然后眼也不眨地观察起那为数不多的魔法建筑。
……还是好怪。
再看一眼。
之后,因为被市政府聘请,他又拿到了更多来自学园的魔法建筑图纸作为参考,观感也从最初的“乱七八糟”变成了“是我不懂”。
唉,我老了,才会看不懂年轻人的设计吧!
但这一定是我的错,毕竟这建筑给人感觉就很魔法。理由很简单,如果不魔法,它就塌了。
在这样的反复自我说服中,李工已经从心态上将自己放到了后辈的位置上,因此见到郑萱,他赶紧主动握手,还亲切地称呼——
“郑老师,您来了?您可要多多教导我魔法建筑的事,您的设计真的很有想象力,我这个老古板真是一辈子也设计不出来那样的建筑啊!”
郑萱:……
虽然您是想夸我,但我感觉中了很多刀是怎么回事?
“不不不,这只是因为您不熟悉建筑材料而已,我的设计和真正的魔法建筑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还想要向您多多学习呢!”
郑萱赶紧说:“您看看要是有空的话,能不能和我一起研究下魔法风格,给予我一些教导呢?”
郑萱也有危机感。
虽然她属于被校长“任人唯亲”的教职工亲属,但是吧,眼见魔法化改造就这样在整个乐城展开,郑萱意识到,自己很快会出现“对手”。
校长表示,除了魔法学园内的建筑外,乐城要盖什么样的魔法建筑,她丝毫不在乎,所以随便原住民们折腾就好。
可是,学园内的建筑据说是要“打分”的。
校长给郑萱看过已经盖起来的建筑分数,几个兴趣社团各自拿到了5分,四栋新大楼各自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