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脉冲检测,自动魔力开关,OK】
【……】
将脑海里演练了无数次的步骤逐一完成,并检查完毕后,陶枝枝掏出放在盒子里的手型草,深吸一口气平复自己的紧张,在众人的注视下开始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录制”炼金过程。
就像孙宏杰和很多外人所担忧的一样,魔法炼金是很依赖法师的,其他所有步骤都可以交由普通人或机器完成(比如处理和依照顺序放置材料),但最终运用魔力按照特定的魔法轨迹激发材料间的魔法反应,是需要消耗魔力及法师精神力的事。
普通人感受不到魔力洪流,也无法牵引这股力量,因此最初的时候,学园只能通过手动爆肝来制造一系列炼金物品,不仅仅是宁昭这个校长,学生们也累的要死。
可这个问题,在最近终于得到改善了。
方法之一,是宁昭才能制作的,通过灵魂匕首提取“魔法天赋”这种特殊材料后,制造的魔法型高级傀儡,它完全可以当成一名正常的魔法师来使用。
方法之二,就是2级魔法植物,“手型草”了。
这项魔法植物的成功炼制,才是孙嘉虞推荐自己爸爸申请建立魔法泥砖工厂的主要原因,虽然它需要的材料很稀少(普通植物蕴魔后大概只有千分之一的几率变异出它所需要的叶片),炼制过程略微复杂,魔法轨迹很难勾勒,但作用却是大大的强!
手型草可以消耗魔力池里的魔力,模仿魔法师在炼金过程中的魔力运用,从而替代魔法师完成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炼金步骤。
这个过程一但记录成功,就可以反复“播放”,只要魔力供给足够,它就是一台终极炼金机器。
每完成一次炼金需要“冷却”几分钟,但这个时间完全可以衔接放置材料等前置步骤,从而实现7x24小时不停工。
这就是魔法自动化工厂。
当然,以目前的阶段而言,还算不上完全的自动化,材料的预制与添加还得人工筛选与干预,但这些工作对于在工厂里干了一辈子的熟练工而言,实在是很简单。
实际上孙宏杰以及市政府,也并不希望实现完全的魔法自动化,因为人们需要工作岗位,越是末世,越得给大家找点事情做,否则会增加很多管理成本。
在设计工厂流水线的时候,魔法自动化社团就特意留出了人工参与的位置,既节省魔法炼金道具,又保证就业,皆大欢喜。
这就是预科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
虽说是上了三天的“公开课”,但其实他们和魔法学园的正牌在校生所上的课程并不一样,最直观的一点就是,他们不仅有老师,还很专业。
老师们自然是乐城大学的教授及博士生们了。
他们将关于魔法自动化相关的知识几乎是揉碎了讲解给预科生们听,这里主要是理论知识,比如魔法版的“逻辑电路学”,听得从未接触过这些的预科生们脑瓜嗡嗡。
但所有人都很努力记笔记,在三天内努力消化理解,至少先将这些知识死记硬背下来。
由于这些理论并不涉及有知识产权保护的配方,因此公开完全没有问题,但显然,课堂上学到的并不仅这些。
宁昭将“魔法泥砖”、“寒冰莲”、“光芒仙人掌”这三种配方公开给了预科生们。
这是她能做到的上限了。
但是预科生们无法同时掌握这三种配方,他们只能抽签学习其中一种,陶枝枝及两位打辅助的预科生同学,就是抽到“魔法泥砖”的那部分学生。
其实一开始,陶枝枝是有点失望的,她最想学的是“寒冰莲”,这种能产生魔力,还可以带在身上充当魔法暖炉的神奇植物,是她最想要的。
她自己炼制的话,就可以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一大家子的亲戚,每人一朵了。
可她如果自己不会,那等到有富余的寒冰莲可以兑换给普通民众,那可得好久。
其实,陶枝枝压根不是学霸。
甚至过去读书时,她是班级里拖后腿,总是让老师头疼的后进生。读书生涯里,曾有老师直接当着她的面,对她的爸爸妈妈说:“她脑子笨,不是读书的料,给她找个中专上吧。”
爸爸妈妈没有因此让她不要读书,而是给她换了个班级,不用再接触那位唯成绩论的老师。
陶枝枝也没有去读中专,而是磕磕绊绊上了末流高中,最终又去了一所三流大学。
明明是走运擦线上的三本,还是一所说出去压根没人听过的民办学校,学的也是学校里最差的专业,可爸爸妈妈还是给她办了升学宴,告诉她——
看吧,枝枝你可以的!
她都觉得自己肯定落榜了,但他们还是一次次鼓励她,你很努力,要相信自己。
三流的大学,却成了陶枝枝人生的高光……啊,至少在被检测出魔法天赋前,那就是高光了。
陶枝枝今年已经28了,大学毕业后,她又开始重复受挫的人生,在找工作上吃尽苦头。
求职难,工作难,要是赶上公司裁员,准会上裁员名单的就是她。
末世前,陶枝枝就在失业。
她焦虑地大把大把掉头发,后来是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尝试做起“自由职业”,干自己喜欢的事。
陶枝枝喜欢画画,因为唯一夸过她的,就是美术老师。但陶枝枝的画画水平远不到可以靠美术专长吃饭的地步,所以她并未想过这条路。
但反正都失业了,做什么不是做呢?
于是陶枝枝在网上当起了“漫画家”,用简单的卡通小人,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
她被骂过画的丑,故事无聊,但她也有了自己的漫画粉丝,哪怕人数不多,远不够为她带来收入的地步,但人生好像有了点方向。
为此,陶枝枝开始努力学习画画,从最基础的控制线条练起。
可是,末世来了,在她人生刚有起色时。
她像所有的东洲人一样迷茫自己的未来,家人的未来,但幸运的是,他们家包括亲戚们,没有人死于这场灾难。
于是她安慰自己,这样已经够好了。
可人生怎么说呢?实在是太奇妙了,未来在又一次跌入谷底时,却触底反弹来到了她新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