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的头发比我妈妈的还长。”穿着公主裙的小女孩不怕生,仰着头和他说话。
这小豆丁身高还不足他腰间,贾环只好蹲下身子,笑道,“好看吗?”
小姑娘脸蛋红红地点头,然后从自己满是发夹的脑袋t上取下来一个递过去,“哥哥你真好看,这个送给你。”
那是一个粘着小鲸鱼的天蓝色卡通发夹,很小也很可爱。
孩子妈妈面带微笑就站在不远处看着,似乎对自家女儿太过乐观开朗的性格感到无奈,也感到骄傲。
贾环看着那个发夹,伸手接了过来,“谢谢。”
他将自己食指上戴着的那枚玉指环取了下来,投进了小姑娘的挎包,“这是回礼,祝你天天开心。”
小姑娘没看清他放了什么进包里,但还记得妈妈说不能随便收别人的礼物,“不可以拿的,多多不可以拿。”
“可以哦,因为这是交换。”
她才四五岁,有些被这种词汇绕进去了,“交……换?”
“是呢。”贾环轻拍了下她毛茸茸的脑袋,“哥哥收了你的东西,你也要收我的,这才公平。”
但是为了防止小朋友被家人误会,他还是和孩子妈妈打了个招呼,只说送的是个不值钱的小工艺品,当作发夹的谢礼。
说完他便和薛玄转身离去了,不想给这个偶然遇到的小姑娘留下过多的印象。
至于那枚赤云国进贡的玉指环,以后会有怎样的故事和结局,也与他无关了。
“帮我戴。”
薛玄拿起发夹扣在了他左耳上方的发间,虽然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但却莫名地很和谐,“给你买了一些小玩具,希望在回去之前能用上。”
“玩……具?”他眼睛微微睁大,“你说的不会是前天晚上看的那个吧?”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贾环只觉得眼前一黑,“真不该让你学会上网,都变坏了。”
他笑了笑,“很可爱,不是么?”
“毛病,光天化日不许说这个,吃饭吃饭。”
海底餐厅的菜式着实算不上好吃,摆盘倒是挺精致的,还可以边吃饭边看色彩斑斓的鱼群,除此以外就没别的优点了。
吃过饭后,两个人在海洋馆又逛了逛,好容易出来一趟,他们也没在这里停留太久,出了海洋馆就打车往御元寺去。
“这个寺庙也有两百多年了,我记得有一棵很大的许愿榕树,上面挂满了红绸带。”
五六岁时的记忆在贾环这里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模糊得几乎快消失了。
司机闻言插话道,“现在年轻人也信上这个了,庙里比前几年热闹多了,买手串上香祈福都是一群一群的。”
这车里的味道让人有些头晕,贾环懒洋洋靠在薛玄身上,“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吧,大家愿意找个心灵寄托也很正常。”
“时代进步了,哪有我们那个时候苦啊,饭都吃不饱,现在的孩子都娇生惯养的。”
闻言,他没再开口说话,干脆闭上了眼睛装作休息。
御元寺离海洋馆不算远,大概只隔了几条街道,不用十分钟就到了。
今天是周六,来寺庙上香的人没有周日那么多,但因为是午饭的时间,倒是有专门来庙里吃素面的。
“变化真大,似乎扩建了。”
薛玄看到许愿树边上的人不是很多,“要不要现在去?”
“去呀,总要一起留下些东西嘛。”那棵老榕树的枝叶极其繁茂,站在树下给人一种遮天蔽日的错觉。
树下有卖红绸的小摊,一个老和尚正在伏案书写,卖的大多都是些祈福消灾的词,比如万事如意、百年好合、长命百岁……
有一对老夫妻挑选了‘万事如意’的红绸,付过款后由老和尚替两人写下名字。
还有组团来DIY的大学生,各自拿笔在绸带上画喜欢的图案,写的话也是随心所欲,主打一个百无禁忌。
“这也太笼统了,没意思。”
贾环抬手在待售的红绸带里随意翻了翻,“我们还是自己写吧。”
他倒不是也想搞怪,只是单纯觉得这和尚写的字太丑。
付了两条红绸的钱,薛玄拿来了笔墨,“这笔……”他斟酌了一下用词,“好随意。”
笔随意,墨就更不用说了。
贾环实在忍不住笑,安抚道,“这可挑剔不得,将就用吧。”
到底是科举探花出身的当朝丞相,他当初的试卷是连先皇都夸赞过的工整俊丽,就算是用最劣质的笔墨,写出的字仍旧神韵超逸。
相比之下,薛玄的字就更加苍劲有力。
原本坐在对面的老和尚也有些惊讶,他在这里这么久,也见过不少来卖弄书法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