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强忍着仰头长啸一声的冲动。
&esp;&esp;袁洪目光又转而投向身前另外一具白骨。
&esp;&esp;打算一鼓作气。
&esp;&esp;在天亮之前,将它也彻底融合。
&esp;&esp;与此同时。
&esp;&esp;营地中另一座帐篷内,打坐结束的陈玉楼,起身舒展了身体。
&esp;&esp;原本还略显疲倦慵懒的眼睛。
&esp;&esp;这会已经重归通透清澈。
&esp;&esp;走近一旁的油灯外,拿着木条轻轻挑了下油盏中的灯芯,原本趋于黯淡的灯火再次噼里啪啦的燃烧起来。
&esp;&esp;将四周照的通明如昼。
&esp;&esp;负手回到简陋的木桌前。
&esp;&esp;桌子上,整齐的摆放着数件古物,一眼扫去,昆仑胎、法家古镜、流汞朱丹、龙骨天书以及十六墨玉指环。
&esp;&esp;至于雮尘珠。
&esp;&esp;由鹧鸪哨保存。
&esp;&esp;那些大药,则是花灵在负责。
&esp;&esp;这五件古物,算是他这趟遮龙山之行,除了凝真身破炉火之外,最大的收获了。
&esp;&esp;俯身看向那只重重裹好的陶罐。
&esp;&esp;从上往下。
&esp;&esp;透过玉胎薄瓶,隐隐还能看到其中那头栩栩如生的地生胎。
&esp;&esp;关于这东西,他暂时还没想好如何去用。
&esp;&esp;是直接服用融合。
&esp;&esp;还是作为炼丹之引。
&esp;&esp;主要,这世上关于它的记载实在少之又少。
&esp;&esp;目光掠过昆仑胎,陈玉楼看向一旁的法家古镜。
&esp;&esp;这东西虽然不是出自道家。
&esp;&esp;但其中所蕴藏的天地正气,同样能够镇压邪祟妖魔。
&esp;&esp;作为一面法器倒是不错。
&esp;&esp;随手从桌子上拿起。
&esp;&esp;古镜厚重古朴,上刻无数云雷纹饰,不过,在纹饰之间,隐隐还能看到几个大篆文字。
&esp;&esp;犹如山形。
&esp;&esp;仔细数了数,一共六个。
&esp;&esp;“六山镜……”
&esp;&esp;战国时代,山字铜镜极为流行,最早出现在楚国,被称之为楚之国器,铸造以为天下观之。
&esp;&esp;其中又以三山镜最为常见。
&esp;&esp;四山次之。
&esp;&esp;六山镜则是既少且珍,最为贵重。
&esp;&esp;这枚法家铜镜,便是借助于楚国六山镜的样式铸造而成,又融入法家之形势,所以才能震慑妖煞。
&esp;&esp;也不知道是如何流落到了滇国。
&esp;&esp;如此贵重之物。
&esp;&esp;竟然被献王那老家伙用来悬棺镇尸。
&esp;&esp;实在是暴殄天物。
&esp;&esp;手指在镜面上轻轻摩挲着,即使过去了几千年,镜面上生出了包浆,但那股平滑的感觉却是丝毫不少。
&esp;&esp;“作为随身法器倒是不错。”
&esp;&esp;陈玉楼目光闪烁,低声喃喃着。
&esp;&esp;他如今身上,就一把龙鳞剑,杀伐过之,但在克制阴邪煞气上,却远不如这枚古镜玄妙。
&esp;&esp;就如鹧鸪哨,枪法再过通神,在遇到阴煞鬼物时,还是需要以镜伞应对。
&esp;&esp;审视了片刻,陈玉楼重新将铜镜放回桌上。
&esp;&esp;“可惜没有储物袋…”
&esp;&esp;牧野诡事篇中,倒是有一卷镜里乾坤。
&esp;&esp;只可惜那只是江湖行骗手段,并非是确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