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
&esp;&esp;石君山。
&esp;&esp;百丈悬崖深处。
&esp;&esp;地火犹如燎原般冲天而起。
&esp;&esp;在火窟边的空地上,则是矗立着足足三口六七人高的炉子。
&esp;&esp;从高处俯瞰。
&esp;&esp;炼铁炉中铁水沸腾,来回晃动不止,不时渐起一蓬铁水,洒在地上,带起一阵滋滋的动静,直到许久,温度下降才凝成细小的黑色颗粒。
&esp;&esp;与外头已经入秋,气温渐渐寒凉不同。
&esp;&esp;这座地龙内,常年保持着几十度的高温。
&esp;&esp;稍微靠近,都有种要被烤化的不适感。
&esp;&esp;李树国打着赤膊,额头上豆大的汗水不断落下,也不知道几天没有睡觉,双眼通红,头发都结成了绺状。
&esp;&esp;但他却浑不在意。
&esp;&esp;只是死死盯着炉子中的一举一动。
&esp;&esp;不仅是他。
&esp;&esp;身后伙计们也是如此,紧张中透着期待,似乎在等着什么。
&esp;&esp;咕咚——
&esp;&esp;终于。
&esp;&esp;随着地火反复燃烧。
&esp;&esp;倾注了无数秘金、材料以及稀有矿石的炉子中,终于彻底沸腾,铁水形如水泡般不断从炉子内翻涌而起。
&esp;&esp;“时辰到了。”
&esp;&esp;“取大筋!”
&esp;&esp;李树国双眼一亮,冲着身后大声道。
&esp;&esp;早就等待多时的伙计们,听到他的指示,哪里还有半点迟疑,迅速拆开身后的玉盒,借着探阴爪从中取出一条大筋。
&esp;&esp;虽然封存多时。
&esp;&esp;但大筋丝毫没有败坏陈腐的迹象。
&esp;&esp;反而妖气弥漫,透着一股冲天的血腥气。
&esp;&esp;这便是取自古幢经帏镇压的那头黑蛟身上妖筋。
&esp;&esp;足足有十多米长。
&esp;&esp;三四个伙计用力举过头顶,看上去都颇为费力。
&esp;&esp;“弓给我。”
&esp;&esp;李树国将烟杆别入腰间,朝旁边伸出大手。
&esp;&esp;在他身侧。
&esp;&esp;一道年轻高大的身形挺拔如桩。
&esp;&esp;身上道袍早已经被汗水浸透,一头长发随意打了个结盘在头顶,要不是身上那张大弓,几乎都认不出他是老洋人。
&esp;&esp;从那日一早。
&esp;&esp;从陈家庄随着李树国等人来到石君山,转眼已经过去五六天时间。
&esp;&esp;吃住都在山内。
&esp;&esp;哪还有往日行走江湖时的气态。
&esp;&esp;每天一早就得起床,从山外搬运材料,光是身后悬崖上的百丈登天梯,他这几天来回就爬了三四十次不止。
&esp;&esp;身处这等火窟之中。
&esp;&esp;身上道袍几乎就没干过。
&esp;&esp;加上此处取水不易,全靠伙计们从山下大河或者山泉水中一点点带进来,供给日常饮用尚且不够,哪里有多余的用来洗漱。
&esp;&esp;往常他还想不明白。
&esp;&esp;为何进了山的伙计,一个个总是浑身汗味。
&esp;&esp;来了几天他总算是有体会。
&esp;&esp;白天忙碌一天。
&esp;&esp;晚上几乎是倒头就睡。
&esp;&esp;有时候半夜还得起来,给炉子中添加各种材料,一步都不能出错。
&esp;&esp;按照李掌柜的说法。
&esp;&esp;金银铜铁、矿石秘金的熔点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