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一心修仙! > 第485节(第1页)

第485节(第1页)

&esp;&esp;不过这念头一起,饶是他都忍不住失声发笑。

&esp;&esp;要知道当年因为崔老道私自窥探天书,令龙虎山道人大怒,自此封锁五雷殿,更是将鬼门天书彻底藏住。

&esp;&esp;没有天师手谕,都无权观看。

&esp;&esp;就算去了,大概率也是无功而返。

&esp;&esp;“好,我记下了。”

&esp;&esp;冲老头点点头。

&esp;&esp;陈玉楼不再耽误,牵着龙驹下船,与几人汇合后,就在渡口随意吃了点东西,之后便一路直奔虎背岭。

&esp;&esp;关于无苦寺所在。

&esp;&esp;陈玉楼还是让人在江湖上反复打听,这才得到了一丝线索。

&esp;&esp;当年铁磨头在洛阳城外倒斗时,被丧门钉打中罩门身死。

&esp;&esp;想到师傅临终前的遗言。

&esp;&esp;摸金校尉,合则生、分则死。

&esp;&esp;飞天狻猊心灰意冷,带着两枚摸金符一路南下。

&esp;&esp;直到过虎背岭时遇到一座早已经荒废的古庙,心有所感,于是毅然在寺中剃度出家。

&esp;&esp;花了不少年时间。

&esp;&esp;将荒废的古庙清理出来。

&esp;&esp;然后从心经那一句‘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中取无苦二字,为古寺命名。

&esp;&esp;两世为人。

&esp;&esp;这还是陈玉楼第一次过九江。

&esp;&esp;此地古称浔阳、江州,地处四省交界,素来就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衙’的称誉。

&esp;&esp;除却庐山外,鄱阳湖、东林寺以及白鹿洞书院皆在此处。

&esp;&esp;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名人隐士往来其间。

&esp;&esp;数月前,瓶山之行结束,鹧鸪哨师兄妹三人返回族地孔雀山,就是从湘省过江,绕行鄱阳湖,然后一路进入江浙。

&esp;&esp;没想到如今时隔几个月。

&esp;&esp;倒是又重走了一次。

&esp;&esp;不过,对陈玉楼而言,让他印象最深是九江不过一州之地,江边古城,竟是有着近乎于长沙府城的繁华。

&esp;&esp;穿行在小城里。

&esp;&esp;经常能够见到西洋风格的高楼建筑。

&esp;&esp;甚至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身着西装、碧眼卷发的洋鬼子。

&esp;&esp;看他们穿着打扮,并非传道士那么简单。

&esp;&esp;街上行人,对他们的存在似乎也早都司空见惯。

&esp;&esp;问了下鹧鸪哨他才反应过来。

&esp;&esp;因为天然的地理优势,从晚清开始九江就开埠立市,借着长江水运连通四地,那些洋鬼子也正是看中了这点,往来于此做生意。

&esp;&esp;陈玉楼虽然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眼界。

&esp;&esp;但对此时的风土人情却是不甚熟悉。

&esp;&esp;一直穿城而过,熟悉的景象才一下扑面而来。

&esp;&esp;即便已经入秋,但良田万顷,青山碧水,令人不自觉放缓脚步。

&esp;&esp;到了午后。

&esp;&esp;视线中的田地才渐渐被起伏的山脉替代。

&esp;&esp;山高入云,仰头望去,一座座奇峰拔地而起,壑谷、岩洞、怪石、急湍、飞瀑、溪涧、山中幽潭,随处可见。

&esp;&esp;见识过瓶山之粗犷,遮龙山之险峻。

&esp;&esp;庐山则完美融合了二者,又兼云遮雾绕,一眼望去,就是一副生动的水墨山水画卷。

&esp;&esp;只可惜,此行太过急促。

&esp;&esp;陈玉楼等人并无暇驻足欣赏山景。

&esp;&esp;只有偶尔遇到山民问路时,才会停下片刻,从莲花洞一路进山,足足在山里走了两个多钟头,才终于进入峡谷。

&esp;&esp;驻足危崖之间。

&esp;&esp;看着身下那条绵延无尽,少说数十丈深的裂谷。

&esp;&esp;饶是见多识广的一行人。

&esp;&esp;都不禁心生惊叹。

&esp;&esp;更为奇绝的是,横跨峡谷,只有一座悬空木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