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无奈的他,干脆合衣起身,硬生生等到天亮。
&esp;&esp;此刻,他虽然还是一身道袍,长发束后,背着竹篓的形象,但分明换了一件新衣,之前那件道袍随着他走南闯北多年,缝缝补补不知道多少次,都已经浆洗的发白。
&esp;&esp;这趟毕竟是重回祖地。
&esp;&esp;无数先辈都在看着。
&esp;&esp;他自然不能太过随意。
&esp;&esp;甚至连束着一头长发的木钗,也重新打磨过,看上去焕然一新。
&esp;&esp;不仅是他这么想。
&esp;&esp;花灵和老洋人亦是如此。
&esp;&esp;作为扎格拉玛一族唯一的女孩儿,花灵这段时日在陈家庄中养着,无论气色还是气质,明显都比往日好了不少。
&esp;&esp;连身段都长开了许多。
&esp;&esp;可爱的娃娃脸也清瘦了些,介于少女与御姐之间。
&esp;&esp;往日宽大的道袍,此刻也变得合身,让她看上去玲珑有致。
&esp;&esp;至于老洋人,身负蛟射弓,眸光冷峻,站在鹧鸪哨身侧,和年轻时那个名动江湖的搬山魁首几乎如出一辙。
&esp;&esp;等三人抵达观云楼外。
&esp;&esp;来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esp;&esp;花玛拐、红姑娘以及袁洪。
&esp;&esp;至于杨方那小子,却是提前一步赶往了古蓝县。
&esp;&esp;听说陈掌柜和杨魁首要联手共往昆仑山。
&esp;&esp;以他的性子哪还能坐得住?
&esp;&esp;自然是要随行。
&esp;&esp;但当日师伯了尘交给他的亲笔信又不能耽误,所以才提前一步先行去寻师傅,打算将信件奉上后,然后立马启程,与他们一行人在川陕边界汇合。
&esp;&esp;除了几人之外。
&esp;&esp;还有张云桥带着近两百来人,更是早早就在庄外等候。
&esp;&esp;这一趟随行之人。
&esp;&esp;皆是精挑细选。
&esp;&esp;身手、心性、见识、手段,都要百里挑一。
&esp;&esp;其中不少都是当日前往遮龙山的伙计。
&esp;&esp;毕竟有过雪峰倒斗的经验。
&esp;&esp;至于大漠……
&esp;&esp;确实不出陈玉楼所料。
&esp;&esp;即便有从书上看过或者道听途说过,但却无一人有着大漠黄沙三千里的概念。
&esp;&esp;不过,听闻总把头要再度出山。
&esp;&esp;常胜山上一时间应者如云。
&esp;&esp;有瓶山和遮龙山前例在先。
&esp;&esp;只要立功,就能获得泼天赏赐。
&esp;&esp;看张云桥就知道。
&esp;&esp;数月之前还只是山上一个籍籍无名之辈。
&esp;&esp;就因为在遮龙山立下先登之功,返回山上后,就已经坐上了把头的位置。
&esp;&esp;虽然位置不算太过靠前。
&esp;&esp;但谁都知道,他现在入了总把头的眼睛,再往上走只是迟早的事。
&esp;&esp;何况,倒斗本来就是拿命博富贵,而他们自认为贱命一条,要是能一趟就换取后半生荣华富贵,谁不愿意?
&esp;&esp;年轻时不拼命。
&esp;&esp;难道等老到走不动了再去卖命?
&esp;&esp;稍微有点眼力的,谁不想着多下几次斗,攒点金银,之后是回乡下购置田产,还是去城里买个小院养老都行。
&esp;&esp;“拐子兄弟,怎么不见陈兄?”
&esp;&esp;四下扫了一眼。
&esp;&esp;见迟迟不见陈玉楼,鹧鸪哨不禁好奇问道。
&esp;&esp;“这……杨魁首,掌柜的已经闭关多日。”
&esp;&esp;“今日应该就会出关。”
&esp;&esp;花玛拐已经去过地下石窟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