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足足半个多钟头后。
&esp;&esp;越过千级云梯,陈玉楼一行人终于攀行至青城山顶。
&esp;&esp;夜色下,山上寒风呼啸,只有几株古松苍柏,随着风吹而动,除此外,还有一座奇高无比的青石,形如老君论道。
&esp;&esp;山石一侧,隐隐可见一座古楼。
&esp;&esp;只可惜,千年风雨,无人照看,古楼阁已经坍塌,只留下一座轮廓。
&esp;&esp;几人明白,这便是青城山最高处的老君阁。
&esp;&esp;不过……
&esp;&esp;在此之外。
&esp;&esp;与老君阁遥遥相对的山巅另一侧,云雾之中,一盏青灯漂浮,隐约中,可见一座山中洞窟。
&esp;&esp;“天师洞!”
&esp;&esp;看到那盏青灯,陈玉楼一下明白过来。
&esp;&esp;那里便是天师洞。
&esp;&esp;也就是当年从鹤鸣山来到青城山传道的张道陵修行之处。
&esp;&esp;而今已然没落,只剩下封思北,即玄真道人一人。
&esp;&esp;如今既然青灯闪烁。
&esp;&esp;那就说明,封思北并未下山,而是在洞中修行。
&esp;&esp;“看来我们运气不错。”
&esp;&esp;“玄真道人不曾下山入世。”
&esp;&esp;三派一门、地仙村
&esp;&esp;天下道门。
&esp;&esp;以南北地域划分,有正一道和全真道。
&esp;&esp;正一道重符箓,而全真则修内丹。
&esp;&esp;要是按照理论区分的话,自古以来就有丹鼎、符箓、积善、经典以及占验五派之说。
&esp;&esp;而如今的天下,有完整古法传承,而且几逾千年者,武当、龙虎、龙门、崂山、茅山、天师、灵宝、紫阳……
&esp;&esp;但无论南北、丹符、龙虎还是武当。
&esp;&esp;往前回溯两千年,都是从天师道中分化而来。
&esp;&esp;也就是说,眼前青城山巅的洞府,真要算的话,才是天下道教祖庭,而非龙虎山。
&esp;&esp;“昆仑,去敲门。”
&esp;&esp;“一定要有礼,切不可乱来。”
&esp;&esp;敛去脑海里杂念,陈玉楼回过头,目光在昆仑、杨方和老洋人三人身上扫过。
&esp;&esp;杨方年纪太小,一身江湖气,虽说自师傅金算盘离世后,性格沉稳了不少,但还是略显青涩。
&esp;&esp;而老洋人毕竟是色目人,金发碧眼、双眸深邃,即便千年下来,扎格拉玛一族几乎与汉人无异,但血脉长相却磨灭不去。
&esp;&esp;好歹是道家清净之地。
&esp;&esp;这初次登门,终归是要考虑周全些的好。
&esp;&esp;三人当中,也就昆仑最为合适。
&esp;&esp;“是,掌柜的。”
&esp;&esp;点头领命。
&esp;&esp;昆仑好不耽误,在一行人目光中,绕过老君阁,从两座山崖间的廊桥上径直穿过,一路抵达洞府石门外。
&esp;&esp;此刻,山中夜色蔼蔼,云雾飘荡。
&esp;&esp;但仍旧能隐隐看到洞府外,矗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太清玄元’四字。
&esp;&esp;笔走龙蛇,道法自然。
&esp;&esp;当年张道陵在鹤鸣山著道书二十四篇,修得大道,于是自称太清玄元,托言乃是太上老君亲降,授其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传道天下。
&esp;&esp;如今看到那方石碑,传闻果然非虚。
&esp;&esp;而洞府矗立的石门,其实与栅栏无异,只能防住君子,山外寒风呼啸,穿过石门而入洞内。
&esp;&esp;其中深处,那一盏青灯渺渺,灯火幢幢。
&esp;&esp;昆仑深吸了口气,压下心中情绪后,这才拉着石门上的铜环,轻轻叩动了几下。
&esp;&esp;铛铛——
&esp;&esp;金石相撞的清越声,打破山中幽静。
&esp;&esp;洞内一道正伏案读书的道人,下意识起身,拉开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