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封思北亦是聪明人,一瞬间便查明其中差别。
&esp;&esp;眼底苦涩之色更浓。
&esp;&esp;下意识行了个道揖,不过刚伸手又反应过来,改为双手抱拳。
&esp;&esp;“见过陈把头。”
&esp;&esp;从这一刻开始,他便不再是山中道人,而是回到俗世封家人的立场。
&esp;&esp;“封兄客气!”
&esp;&esp;陈玉楼摆了摆手。
&esp;&esp;封思北则是看向他身侧的鹧鸪哨,淡淡道。
&esp;&esp;“想必这位就是此代搬山魁首了。”
&esp;&esp;“正在在下。”
&esp;&esp;鹧鸪哨点点头,“搬山鹧鸪哨,见过封家主。”
&esp;&esp;“我看诸位风尘仆仆,想必是远道而来,不嫌弃的话,还请随我入洞中一叙,就是清贫了些,只有些粗茶淡饭招待。”
&esp;&esp;简单交流了几句。
&esp;&esp;封思北心绪反而渐渐平静下来。
&esp;&esp;对他而言,无论何种结果都是能够接受,倒斗江湖四派八门,观山太保未必就不如发丘摸金、搬山卸岭。
&esp;&esp;而今既然人家已经登门。
&esp;&esp;瞻前顾后,反倒是落了下乘,还不如坦坦荡荡。
&esp;&esp;“也好。”
&esp;&esp;虽然已经入春,但山上仍旧寒风呼啸,昼夜温差极大,甚至处处还能见到积雪,天寒地冻,不是说话之地。
&esp;&esp;陈玉楼点了点头。
&esp;&esp;招呼了几人一声。
&esp;&esp;跟在封思北身后,穿过廊桥,推门往洞府内走去。
&esp;&esp;比起之前建福宫的古洞府,天师洞就要差了一筹,并无飞瀑,只有醴泉,日月之象也不是尤为惊人。
&esp;&esp;算是上品,但非绝品。
&esp;&esp;其实想想也算正常,毕竟张道陵从鹤鸣山来到青城山时,只能算是后辈,那时山中早已成为宁封真君道场,修行之辈无数。
&esp;&esp;以他的江湖地位。
&esp;&esp;能寻到这样一处洞府幽隐,已经殊为不易。
&esp;&esp;加上一两千年下来,天师道愈发没落,几乎完全融入了正一道中,青城山这一处传承,真正的后继无人。
&esp;&esp;建福宫中除却行崖道人坐镇外。
&esp;&esp;好歹还有数位门人弟子,修行入境。
&esp;&esp;天师洞中,竟然只剩下玄真一人守着。
&esp;&esp;说是断了传承都不为过。
&esp;&esp;将几人迎入洞府后,封思北去醴泉中取了一壶清水,又忘火塘中加了几块木炭,很快,一阵茶水清香便慢慢泛开。
&esp;&esp;趁着煮茶的时间。
&esp;&esp;陈玉楼也没歇着,朝封思北简答介绍了下一行人。
&esp;&esp;只是,说到杨方时,封思北终究还是没能绷住。
&esp;&esp;有种白日见鬼的感觉。
&esp;&esp;“摸金?”
&esp;&esp;原本见他一路沉默,跟在众人身后,对山中各处似乎都尤为好奇。
&esp;&esp;封思北还以为他不过是陈家心腹之类。
&esp;&esp;眉宇间可见侠气,周身又有江湖匪气。
&esp;&esp;但他如何也想不到。
&esp;&esp;这一行五人,竟是集结了摸金、搬山和卸岭三派。
&esp;&esp;一时间,他甚至都有些恍然。
&esp;&esp;倒斗江湖,四大门派,他封思北竟然有机会,一次见到三派传人,甚至其中还有两位是此代魁首。
&esp;&esp;“见过前辈。”
&esp;&esp;杨方双手抱拳,平静道。
&esp;&esp;他在陈玉楼几人面前,皆是以晚辈自处,如今既然他们以同辈相称,他自然也不好称呼封兄。
&esp;&esp;“不知杨方兄弟师承哪一位?”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