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陈玉楼摆摆手,顺势坐了下来。
&esp;&esp;简单寒暄了几句后,他也不耽误,直接进入正题,毕竟此行事大,容不得半点马虎随意。
&esp;&esp;封思北中年入青城山修道。
&esp;&esp;但这么多年来,他从未放弃寻找地仙村入口一事。
&esp;&esp;一年里,总有数月往来于巫溪,足迹几乎踏遍了巫山棺材峡的每一处。
&esp;&esp;只是,地仙村实在太过隐秘。
&esp;&esp;加之棺材峡地势惊人,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峡谷,以及满壁遍布的鸟道险径,还有无数以计的盐井矿洞。
&esp;&esp;根本无迹可寻。
&esp;&esp;“按照封家先祖留下的训诫,地仙村应当藏在某一处洞井当中,而赋文中又有一句话,叫做好个大王,有首无身,欲访地仙,先寻乌羊,所以按照我的猜测,可能与巫溪一段传闻有关。”
&esp;&esp;听他问起。
&esp;&esp;方才抿了一口热茶驱散困倦疲惫的封思北。
&esp;&esp;也不迟疑,迅速将自己这些年的所见所闻,简单梳理了一遍。
&esp;&esp;“什么传闻?”
&esp;&esp;鹧鸪哨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些。
&esp;&esp;眉眼间不禁露出惊奇,下意识追问道。
&esp;&esp;“许多年前,巫溪山洪爆发,水患天灾连年不断,无数人畜死伤,成为江中鱼鳖腹中血食。”
&esp;&esp;“正当上下束手无策时,山中一个虬髯黑袍的隐士走出,自称巫陵大王,能驱使阴兵疏通河道。”
&esp;&esp;“此人也确实手段通天,开山修河,自此水患杜绝。”
&esp;&esp;“此事引起朝廷注意,因其治水之功,活民无数,特地封赏金银,又赐下巫陵王的官位。”
&esp;&esp;“不过,等他获封王位后,却是暴露本性,穷奢极欲、生性残暴,欺男霸女,祸乱乡民,最终引起众怒,被人抓住斩下头颅。”
&esp;&esp;“下葬时,以羊头修补,所以,后世又叫称其为乌羊王!”
&esp;&esp;封思北在此间多年。
&esp;&esp;对这些传闻了如指掌。
&esp;&esp;更关键的是,他封家最早便是巫溪地方上的豪族,从此地起家,要不是明朝时受到皇命诏令,前去京城为皇帝修陵。
&esp;&esp;不然直到今日,封家应该还在巫溪居住。
&esp;&esp;只可惜,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esp;&esp;曾经盛极一时的封家,如今却是早已经没落。
&esp;&esp;“所以,道长的意思,先行找到乌羊王陵宫,便能顺理成章,寻到地仙村入口?”
&esp;&esp;鹧鸪哨神色平静。
&esp;&esp;他走南闯北,类似的传闻听过太多。
&esp;&esp;已经不足以动摇。
&esp;&esp;只是若有所思的问道。
&esp;&esp;“不错,山中留有许多遗迹,石人神像,残垣断壁,但迟迟不见乌羊王陵。”
&esp;&esp;“这一次有诸位相助,借天星风水、寻龙点穴,应该就要轻松许多!”
&esp;&esp;棺材峡、百尺鸟道
&esp;&esp;“玄真道长放心。”
&esp;&esp;“为周全万一,这趟不仅有陈某和道兄,还特地请来摸金、发丘两派传人,再加道长所在的观山一脉,四派一门,不信这世上还有找不到破不开的大斗!”
&esp;&esp;听到封思北这句话。
&esp;&esp;陈玉楼只是淡淡一笑。
&esp;&esp;眸光澄彻,眉宇间尽是自信。
&esp;&esp;“四派……都来了?”
&esp;&esp;封思北听得心头一跳。
&esp;&esp;本以为能够请动陈玉楼和鹧鸪哨联手,已经是十拿九稳,没想到,他手笔竟是如此之大。
&esp;&esp;连摸金校尉和发丘天官都给一并请来。
&esp;&esp;身为观山后人。
&esp;&esp;他很清楚,倒斗四派各有所长。
&esp;&esp;摸金、发丘最擅形势风水、寻龙观星。
&esp;&esp;搬山道人,生克制化、分甲填海。
&esp;&esp;卸岭之辈则是蜂拥而起、毁山平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