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和能力 > 第4章(第2页)

第4章(第2页)

原版《夜·店》着重点在徐峥和乔任梁身上。

徐峥是最大咖,因为猪八戒而家喻户晓,又出演了很多古装喜剧。

《疯狂的石头》也有演出,咖位最大。

所以戏份最重的是他。

而乔任梁演的李俊伟,在这部戏中相当于后来小鲜肉在电影里的作用。

有名气有粉丝,还为这部戏写了首歌。

当然,也有可能是资方要求。

一部电影里明显和画风不对劲的角色,基本上都有投资方影子。

给乔任梁加了很多戏,设计了很多高光,影响了电影剧情平衡。

……

沈三通这一版不会这么做。

首先,《夜·店》改名了,改为《疯狂的超市》。

《夜·店》这个名字很符合主题,地点:小卖店,时间:夜里。

夜里的小卖店发生的故事,所以叫做《夜·店》。

但,很不商业。

……

好比一个卖煎饼果子或者熏肉卷饼的小店,店

名叫“一家小吃店”。

里面不仅有煎饼果子和熏肉大饼,还有米线、冷面、炒河粉。

“一家小吃店”名字很有内涵,只是不好揽客。

到饭点,人家找吃的,一看“一家小吃店”。

知道是卖东西的,却不知道卖什么。

这个时候不感兴趣的,就找另一家,感兴趣的会看一看。

夏天还好一点,冬天内外温差,店门玻璃起雾。

想要进去看看的人,有愿意开门的,也有不愿意的。

愿意的打开门,看看卖什么东西,有喜欢吃的留下来。

只有感兴趣,并愿意看一看,还愿意进门,看了菜单有喜欢吃的客人,才会消费。

一个店名就设置了四重障碍,几重选择后没有多少客人。

如果干脆店名是“煎饼果子”或者“熏肉大饼”,饭点找吃的人,一看有兴趣,直接进来了,只有一重选择。

……

《夜·店》作为电影名,有内涵,但是给观影设置了障碍。

观众一看这个电影名,还以为是夜店里发生的事。

本来电影的受众觉得不正经,不看了。

而看到夜店兴奋的,进去看了,会觉得被骗。

纯纯赶观众,而《疯狂的超市》这个名字,一目了然。

在一家超市发生了疯狂的事,做好预告片和宣传,观众就知道这是什么电影,愿意进来的就进,不愿意就走。

……

电影名要改,剧情也要做改动。

原版只有徐峥一个大咖,沈三通这一版在04年这个时间点,连徐峥都不算咖。

电视剧还行,电影不算咖。

王宝强和黄渤更不用说,小卡拉米,不过沈三通了解王宝强和黄渤的潜力。

这两个是能做戏眼,撑起一部戏的演员。

作为导演,沈三通调教好,就有三个戏眼在手。

而要让徐峥、王宝强、黄渤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考验他这个导演的水平,也要求身份设定上要平衡。

沈三通设定徐峥的何三水是一个痴迷研究彩票模型,丢了单位工作,但是一直保持一种小精英泛的人。

总是穿的体体面面,西服正装。

只是因为手头拮据,所以衣服有些不合身。

有点像《人在囧途》里的老板角色。

王宝强扮演的轮胎,身份不是原版的侄子,而是何三水的表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