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和能力 > 第56章(第2页)

第56章(第2页)

传统唱片公司对网络歌手有一个杀手锏。

实体歌手是出专辑的,网络歌手不出专辑。

制造了出专辑歌手比不出专辑歌手高一等的鄙视链。

彩铃公司对此,造了“音乐纯粹”的概念。

营销歌手追求的是纯粹的音乐,而不是一遍遍收割自己的歌迷。

是音乐至上,不是金钱至上。

再把网络歌手概念,和互联网、潮流进行包装。

然后买版面撒钱,一时间和传统唱片干的有来有回。

沈三通全程只是做了批示,具体的营销手段完全是分公司自己想出来的。

彩铃公司甚至探究了一条网络歌曲到彩铃的变现道路。

赚的比实体唱片高多了。

实体唱片环节太多,唱片灌制、线下分销,属于重资产。

网络歌曲彩铃变现完全是轻资产。

沈三通提出对彩铃业务的担忧。

歌曲代理不会持续很久,运营商未来会自己亲自来做,到时候sp会一扫而空。

彩铃公司给出了解法。

筹划建立一个网络歌曲平台,做平台。

继续卖歌曲授权,只是赚的少一点,但也有的赚。

……

“洞天网也可以和彩铃业务一样,真金白银激励,

洞天网的用户,在一二三线城市,有一定经济能力,是很优质的用户。”

受彩铃业务启示,沈三通对洞天网的未来有了点想法。

不知不觉,沈三通手下已经有了六七家公司,精力有限。

分公司他基本只抓两点,第一是财务,第二才是人事。

干脆就试试彩铃业务的成功经验,把公司盈利和全体员工挂钩。

彩铃分公司证明,真金白银的刺激之下,大家积极性真的很高。

也说明大部分员工,是正常的。

如果能通过一份工作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个人价值,是愿意努力工作的。

不正常的往往是老板。

“洞天网的收益我们也设计奖池,把五成拿出来和大家分钱,秘书组讨论一下,年后实行试试。”

洞天网和彩铃业务不同,彩铃业务沈三通能理解,甚至一些节点,有一定思路。

再加上彩铃业务上官司费用、公关费用、差旅费、人工等,员工只是执行者,大脑是他,自然他拿大头。

洞天网业务沈三通真不知道该怎么做。

豆瓣弄得都不咋地,快成粪坑了。

卖书,当当网已经有了。

真要卖书,当当网恐怕会绞杀,连揽客业务收入也没了。

卖碟片,大东子(刘强东)干的挺好。

洞天网沈三通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搞。

他建立洞天网主要还是为了电影行业话语权,洞天网已经成为了影视发烧友基地。

《超市》能有那么好的票房,洞天网也是有助力的。

作为互联网平台,打破了原有的评价体系。

有了先发优势,沈三通把握大方向,洞天网应该很难被玩死。

干脆许以利益,看看大家有什么奇思妙想。

……

“我好像有一个小目标了。”

公司业务年终盘点,沈三通自己也进行了年终盘点。

《超市》胶片影院全部下画了,数字影院也下了一部分。

但依然保持百万级别的票房,坚挺的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再过两天,好莱坞大片《狂蟒之灾2》上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