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果说完感觉脖颈一松,呼吸重新恢复。他趴在地上咳嗽了几声,一抬头,却发现俗务道人不见了。
第十二章
玄穹盘坐于凝思崖的最高处,双手回抱阴阳,下沉丹田,面色凝重地俯瞰着下方的镜湖。浩渺的水面依旧平整,如同一只漠然的深瞳,也凝视着这个小道士。
刚才老果的一席话,无意中触动了玄穹的一丝灵机。
镜湖那神秘的呢喃声,也可以算是一种直入灵台的神通。从前玄穹每次听到之后,都忙不迭地逃离,哪敢回应?既然老果说这类神通的关键在于“有问有答“,那么倘若玄穹主动回应,会发生什么事?
综合之前的调查,玄穹坚信,逍遥丹的炼制地点应该就在镜湖附近,只是藏得隐秘,就连云天真人都窥不破。他手里唯一可能的线索,就只有莫名的呢喃。
偏偏这声音,只有玄穹才听得见,别人都没反应。所以他这次没有惊动云天真人,也没叫婴宁或辛十四娘过来,只身来到凝思崖前,这里听到的呢喃声最为清晰,若是主动回应,效果最好-或者“乐观“点说,风险最高。
玄穹知道,但他别无选择。
本来玄穹已放下心结,打算静候升职。可宁在天这一桩小小的案子,又让他的心境裂开了一个小隙。就算道门抓了宁在天和银杏仙,就算杀了逍遥君,捣毁了帝流浆飨宴,可逍遥丹一定会继续在桃花源和其他地方暗暗扩散,不知还会生出多少祸事。
若自己明知有问题却置之不理,这些祸事迟早都要被老天爷算在自己头上,不知要扣多少功德。所以必须要斩断源头,将逍遥丹的炼制之地挖出来。
玄穹想到这里一阵苦笑,感觉紫云山事件又重演了一次。
“若此事能成,功德足够我飞升好几次了,富贵险中求啊!”
玄穹舔了舔嘴唇,默祈片刻,然后把双眼闭上。这一次他感觉整个人迅速沉下去,随后那熟悉的呢喃声再一次化身为透明触手,在灵台外层绕来绕去:丛素,真芝。丛素,真芝……
玄穹这一次拼命抑制住要逃开的冲动,抱元守一,驱动灵台中的意念,对呢喃声做出了回应。那一瞬间,灵台外侧的障壁倏然松动,那一股呢喃声挟着大量信息冲入脑中,无数人声起伏,无数画面闪变,令玄穹的意识彻底被淹没其中,如同身历其境:
一群秦汉装束的百姓扶老携幼,穿过桃林,深入到秘境之中。他们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兴建村落,开垦农田。可位于村子附近的湖泊里,向外弥散出一种气息。村民们闻到之后无不是面露狂喜,享受至极,所有人都沉迷于吸取气息,茶饭不思,病痛不顾,很快就化为遍地骸骨,村落也沦为废墟……
此后许多年间,不断有人进入这处秘境,他们无一例外都被湖中气息所浸染,在极度陶醉的情况下死去。直到有一天,一个渔夫无意中闯入,同样为湖气所惑。不过他身上似乎有别人赠送的法宝,一道灵光闪过,将他传送出去。那渔夫以为自己看到的,是一处避世的恬静村落,到处跟人吹嘘,直到送他法宝的那位道士找上门来,把一缕湖气从渔夫灵台里抽出来……
那位身负桃木剑的长髯道人,闯入桃花源中,飞临湖上。湖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盘旋咆哮,无数湖气如触手一般伸展而出,攻向道人。道人却丝毫不受迷惑,挥剑斩之,很快把触手斩除一空,又朝着湖底最深处飞去……
在幽深的湖底,赫然栖息着一头巨型蛤蜊。这蛤蜊的体形如山峦一般,壳体纹路古奥而玄妙,带着浓郁的洪荒气息,俨然是一头不知修行了多少年的上古蜃怪。它不能动弹,只凭双壳不断张合吞吐,散发出丝丝缕缕的蜃气,融入湖水之中,飘摇而上。那道人想要将其镇压,却根本无法撼动蜃怪分毫,只得先返回湖面……
那个长髯道人在湖上摆下一座大阵,分作两处阵眼,每个阵眼都用一棵参天大桃树镇压,树干上分别以朱砂写着“神荼““郁垒“。长髯道人施法完毕之后,湖水之上多了一层镜面封印,彻底封住蜃气弥散。桃花源境为之一澄,变成一处普通秘境。而那道人油尽灯枯,在平心观前溘然羽化……
随着那道人的身影消失在大阵之中,玄穹“啊“了一声,额前白毛一飘,三魂七魄这才重新归位,缓缓恢复了意识,脑海中的前因后果,不言而明。
原来在镜湖底下,竟藏着一头上古巨蜃。蜃气最能致幻,从古至今所有误入桃花源的人,都会被大蜃弥散出的气息迷惑而死。那道人显然就是刘子骥,他也是明真破妄的命格,不受蜃气影响,能够入湖探查。但是那巨蜃体形太大,刘子骥用尽手段,也无法镇压。好在这怪天性极静,只待在湖底不会移动,他遂退而求其次,动用镇水大阵,把湖水封成镜面,以避免蜃气外泄,危害人间。
而刘子骥羽化之后,只留下一块石碑在平心观,供后人膜拜追忆。而残魂则坐镇大阵之中,若有蜃气外泄,残魂便会第一时间感应到,并在附近搜寻同样具有“明真破妄“命格的人,警告他们,尽快处置。
至于玄穹听到的所谓“丛素真芝“,其实是刘子骥的残魂发出的警告:“从速镇之。”残魂本无灵智,只能含混地喊出这四个字,警告蜃气外溢的危险。若非玄穹主动打开灵台,直接读取刘子骥的记忆,凭它自己根本说不清这镜湖的来龙去脉。
既然刘真人发出警告,也就是说,镜湖如今封印松动,有蜃气外泄。玄穹突然意识到,这桃花源里的危机,恐怕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他正想要把思路理得更清楚一些,屁股忽然感到一阵震动。他一低头,发现是整座凝思崖在摇动。
玄穹连忙从崖上下来,退到百步之外,这才发现凝思崖的形状浑似一根手指。而此时这根手指,正在剧烈的摇动中向下弯曲,仿佛要去点一下镜湖似的。
当崖指的指尖与镜湖表面接触的一瞬间,湖面陡然散出一圈涟漪,似乎不再受镜面封印的束缚。不过涟漪只扩散开方圆三丈,就不动了。从河岸上方望下去,就像一口水井,只不过一圈井壁是水,中间为空。
玄穹正不知所措,耳边再度响起呢喃声,催促他从这个水洞钻下去。玄穹先是一怔,随即有了明悟。这大概是刘子骥提前留好的通道,用来检查位于水下的封印阵眼。
事到如今,已不能退了。他一咬牙,暗掐了一个避水诀,“扑通“一声顺着水洞跳下去。
镜湖的水下十分清冷,黑漆漆的不能视物。玄穹索性闭上眼睛,任凭身体下沉。他能感觉到,周围的水中渗有浓重的蜃气,缭绕盘卷,试图浸染自家灵台,所幸被“明真破妄“的命格所隔绝。
这蜃气自带着一股海腥味道,直入玄穹鼻孔,呛得他有些头晕。巨蜃本是海物,蜃气带着海腥味并不奇怪。玄穹闻着闻着,一个念头突然跃人意识。
逍遥丹里,就带着一缕海腥味,和此时他嗅到的味道近乎一样!
这个发现,让玄穹登时不晕了。逍遥丹和蜃气的致幻作用都很强烈,莫非系出同源?在刘子骥镇压蜃怪之前,整个桃花源本质上就是一粒超大的逍遥丹,可以让进入者陷入幻境。反过来说,所谓逍遥丹,本质上不过是无数细碎的蜃气小粒而已。
他越想越觉得合理-为什么逍遥丹一股海腥味?因为里面的主料就是蜃气;为什么帝流浆飨宴一定要在桃花源里开?因为蜃气要靠近镜湖才能提炼出来。镜湖就是逍遥丹的起源地。
他刚有了这个结论,双足忽然踏在了坚实的地面上。玄穹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处岩洞之中,洞口像被敷设了一层封印,把湖水隔绝在外面,里面没有一滴水,唯见石笋林立,岩壁阴晦,一条狭窄甬道通向远处的黑暗。
玄穹镇定心神,把桃木剑握在手里,顺着狭窄的甬道朝洞内走去。约莫走了两百步开外,手里的桃木剑居然颤动了一下,他再仔细一看,眼前的甬道豁然开阔,形成一片圆形空间。在空间的正中央,赫然是一棵巨大的桃树。
这桃树足有五围之粗,极为高大。可惜树上无花无叶,只有光秃秃的树枝交错屈蟠,如鹿角一样伸展到岩壁上方。玄穹走到近前去,才发现树身正面被削去一大片树皮,形如龛牌,上面用朱砂写着“郁垒“二字大篆。
玄穹在幻觉中曾见过这东西。刘子骥封印镜湖时,挪来了两棵千年桃树,设下“神荼““郁垒“为阵眼,将自己的残魂寄托于其中,维持封印运作-眼前的显然就是其中
一棵。
桃树无烛自明,隐隐有一道流光从树冠中升腾而起,渗入周遭岩壁之内。不过眼下桃树已有些枯朽之相,不复当年的繁茂雄姿。树冠之上,还有一根粗大的断枝,看起来颇为扎眼。玄穹伸出手去,摸在“郁垒“二字之上,明显感觉到树冠的光芒雀跃了一下,心里顿时了悟。
这条通往“郁垒“阵眼的通道,是刘子骥精心设计过的,与外界用蜃气弥漫的水洞相隔。换句话说,只有身具“明真破妄“命格之人,才能进来查看阵眼情况。
这就奇怪了……玄穹记得,刘子骥在平心观石碑之上留下的字样,只警告说封印不可破,对湖底大蜃只字未提。所以几百年来,道门一直以为镜湖的玄异来源是三尸之欲,不知是蜃气所致-刘子骥为什么不把话说明白,却把真相藏在残魂的呢喃之中?
玄穹伸手把“郁垒“桃树上的那一根断枝拽下来,在断茬的截面嗅到一股海腥之气。可见这树枝是人为砍断的,为的是把阵眼所隔绝的蜃气引出来。玄穹目光一凛,蹲下身子,在桃树根部挖了一挖,果然挖出一个小鼎,里面盛满蜃气。
很显然,有人砍下了一截桃树枝,把湖水中的蜃气一点点引下来,聚集在这个小鼎里。
逍遥君把方易草庐设在凝思崖,显然知道“郁垒“阵眼就在附近,难道这套汲取湖水蜃气的装置,就是他设的?可一只飞蛾精要怎么进来?要知道,“明真破妄“这命格,唯有人类才具备。除非那个神秘的方易,也有类似的命格。
种种思绪和猜测,纷沓涌入玄穹的脑海。他双眼一眯,忽然想到,有“郁垒“,必也有“神荼“。在镜湖的某处,应该还有另外一处“神荼“阵眼,那里也许会有更多线索。
他正要推算神荼的阵眼位置,心中却陡然生出一个极度危险的预感。玄穹额前白毛一立,就地一滚,刚刚站立的地方被一只巨爪活活拍碎,“哗啦“一声,碎岩迸飞。
玄穹喘着粗气一抬头,见到一头体如牡牛、头若虎首、背生双翼的怪兽,正气势汹汹地盯向自己。
“穷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