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丫头看着自己孤儿寡母的,还知道照拂照拂,自己不惹事,王熙凤也乐意做个人情给自己。
可宝钗却不一样,宝钗跟王夫人,其实很像,只是宝钗读书识字,比王夫人高明很多。她的仁善,绝对不会用到对她无用的人身上。而她的狠辣,全都在看不见的地方。
秋纹产下孩子就死了,赵姨娘却能有一女一子。就单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宝钗本性了。
然而眼下,李纨很担忧,自己是寡妇这一条,就很容易被宝钗拿着做文章。
“母亲,茶都冷了。”贾兰看着母亲已经了很久的呆了,对他母亲的心思,他略能猜到几分。
看着儿子,李纨一时悲从中来:儿子越长大,就越像他父亲了。作为荣国府的重孙子,兰儿这些年,可以说完全不受重视。
“母亲,有时候不能纠结于内宅一亩三分地的。”贾兰已经思索了很久,觉得可以试试,“京郊的云涛书院,儿子想去念书。”
李纨呆了呆没反应过来。
“趁着三姑姑册封郡主,母亲兴许有机会见到怡郡王妃,不知道能不能替儿子开个口,云涛书院的山长,是驸马爷的弟弟。”贾兰早就打听过了,这些年云涛书院出了不少青年才俊。
李纨这才明白过来,儿子口中的,不要纠结于内宅一亩三分地,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其实李纨还是没有完全明白,不过有些话,贾兰不会现在就说透,即使对方是他的母亲,他自己眼下还没有完全拿定主意,只是心里有一个大概的想法。
想必不久之后,就能看得更清楚,到时再与母亲通气也不迟。
果然,册封郡主的旨意到了,很久没有来过荣国府的怡郡王妃,也来了。
第114章探春出嫁黛玉重病
册封郡主让荣国府上下简直一片喜气洋洋,黛玉虽有准备,但看了就不免想到探春即将面对的日子,对比府上那些人的笑脸,未免觉得人情凉薄,索性躲进惜春那儿去。
李纨这就有了机会跟黛玉说几句话。
听见贾兰想去云涛书院,黛玉愣了一下,贾兰这个重孙子,在家里的存在感一直不强。但她早年见贾母对李纨母子还是颇为照应,单独给李纨铺子收租,在份例之外有补贴。若说那时贾兰还小,如今可不小了,早该认真进学了。
黛玉忽然想起一件旧事:那一年猜灯谜,二舅舅见贾兰不在,问起:“怎么不见兰哥儿?”
李氏回答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
当时二舅舅就笑说了一句:“天生的牛心古怪。”
现在想起来,贾兰在这个府里,明明是二房的嫡长孙,但一直也小心翼翼,就连这样聚会的时候,不请他,他也是不会来的。
对比被众人捧在手心里的宝玉,贾兰小小年纪,无论是念书还是为人,都更成熟。
“兰哥儿想去,我回去就替他问问。只是我听闻,云涛书院想去念书,得经过考校,考校这一关,还是得靠兰哥儿自己。”黛玉已经很久没见过贾兰了,这孩子算算,跟六皇子应该差不多年纪。
“这是当然,他考不上就是他自己没本事。”李纨听见黛玉当即应了,松了口气,她心底对黛玉,是有三分歉意的,因为黛玉入府的这些年,她为了讨好太太,从未单独关照过黛玉。不是不想,是不敢。婆婆本就厌恶她,总说是她克死了贾珠,要不是因为有贾兰,她恐怕早就青灯古佛去了。
然而时过境迁,已经贵为皇子妃的黛玉却丝毫不介意,这么一对比,李纨越自惭形秽起来。
“三姐姐定在下月初一就出,我听说今儿册封之后,她也不住在家里了。”惜春在一旁替探春难过。
黛玉点头道:“是的,我今儿来,就是为了待会儿陪着三妹妹一道入宫,有个熟人,她能放松些。”
“那,到时候三妹妹,直接从皇宫出?”李纨也替探春惋惜,这个姑娘,是他们荣国府最厉害的了。若是从官宦之家挑个出息的子弟嫁了,来日必定能做个厉害的当家主母。
“这是自然,只是陛下准许府上亲眷出那日到码头相送。”黛玉刚说完,紫鹃就进来了。
“王妃,郡主马上就要进宫了。”
黛玉听后起身向李纨惜春告辞,二人齐齐将黛玉送到了院门口。
因黛玉提前跟礼部官员及宫里来接探春的内监都说好了,这会儿探春就与黛玉同车。
“三妹妹别紧张,母后让人收拾了燕子楼,当年我第一次进宫,皇后娘娘也给我住燕子楼。”黛玉握着探春的手。
探春还是有几分紧张的,感受到黛玉指尖的温度,告诉自己要镇定:“林姐姐,没事儿,我不怕。”
“我瞧着侍书跟你一起进宫,她愿意陪着你嫁过去?”黛玉方才见到侍书了。
“是,可见我做人不算太失败,还有一个忠心耿耿的丫头。”探春早就告诉了侍书,自己作为郡主去和亲,朝廷会派人伺候,她可以回家去。
侍书却跪下磕头告诉探春,她愿意陪着探春,她不怕。
“老太太做了主,将她老子娘的卖身契都归还了,还给了她们一些银子。如今他们就不是荣国府的奴才了。”探春告诉黛玉,却未说,这是她替侍书讨的恩典。她此去前途未知,很可能埋骨异乡,这一点,她是暗示了侍书的,可这个婢女仍愿意跟着她前往,她做不了别的,便只好帮侍书解决后顾之忧。
黛玉听后点了点头,见马上到宫门了,也就不再说话。
二人先去拜见皇后,皇后将后宫嫔妃们全都叫来,免得郡主各个宫的跑累着。后宫嫔妃们心思各异,但也都有准备见面礼。其中像吴贵妃就准备的很贵重,而徐淑妃等的礼物就很普通。
元春的心情十分复杂,她深知探春此举,完全是为了荣国府,这几日也有不少嫔妃在自己面前说着这说那,或是讥讽荣国府卖女求荣的,或是羡慕她有一个能帮到她的好妹妹的,就连吴贵妃,都送了自己几样东西,说日后更要倚重自己。
元春起身向皇后请旨,要带探春到自己宫内说说话,皇后当然爽快答应了。其他嫔妃也都纷纷告辞,皇后留了黛玉说话。
“你可知道,你舅舅要进京了?”皇后直接用了你舅舅这个称呼,黛玉知道皇后说的是谁。
此番也不知道天子怎么想的,他那边同意了吴贵妃父亲的请辞,转头就让皇后娘娘的大哥,李肃进京,担任吏部尚书一职。
“昨儿长生回来同儿媳说了,母后可是有事儿要儿媳去办?”黛玉忙问。
皇后摇了摇头:“正是要提醒你呢,本宫这个中宫皇后得不偏不倚,你们就不要跟李家走的太近。如今你们夫妻已经够惹眼了,本宫可听说了,你那儿什么人都不见,那些个夫人们可不高兴了。”
黛玉感激皇后替他们着想:“母后放心,我和长生会试着把握好亲疏分寸的。至于那些来套近乎的夫人们,反正我一向都是个不好亲近的,还是保持本色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