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这事儿自己居然不知道?宝钗当即不大高兴,等着尤氏派来的丫头一走,宝钗当即沉下脸:“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不告诉我一声?”
别的丫头婆子见了宝钗这脸色都得吓一跳,但莺儿伺候宝钗多年,早已习惯,这会儿不紧不慢的开口:“昨儿二奶奶回舅老爷家去,公主府来的人就去拜见了太太,这事儿太太做主的。”
听见莺儿抬出王夫人,宝钗只好闭嘴,但心底却又狠狠给莺儿记了一笔。
因着惜春被长公主接走了,贾珍只好如实回禀了萧霆锴。
萧霆锴没法子,只好赶紧让妻子邀请刘继善的寡嫂。
但他们夫妻没料到的是,早在长公主进宫去向黛玉打听情况的时候,驸马高振就已经约了刘继善。
刘继善对惜春当然有印象了,毕竟曾经在公主的滢水山庄和太子妃的万梅山庄都见过那个姑娘。
但更多的了解也就没有了。
自打刘继善受到天子重用以来,来拉拢他的人真的有好些,其中想通过结亲的方式来拉拢他的也有好几家,他都一一回绝了。
但此番却不同了,这可是长公主府,长公主和驸马爷压根儿没必要拉拢他这么一个出身寒微的小官,当今天子在位一天,公主府的地位就十分稳固。而长公主的两个儿子都有出息,下一任天子对待这位亲姑姑,只怕也得客客气气。
何况,对方提起来的还是个跟长公主没有亲戚关系的姑娘。刘继善心明眼亮,说到底只是长公主觉得那姑娘不错,心里怜惜,才让驸马来开口的。
“承蒙驸马看得起学生,可学生出身微寒,只怕这位国公府出身的姑娘,不会乐意。”刘继善拱手道。
驸马听了哈哈一笑,准备回去向妻子报告,而刘继善却又补充道:“学生还有一事,要向驸马说明。”
高振看向他,等着他讲。
“学生是嫂嫂养大的,长嫂如母,辛苦供学生吃喝读书,如今学生成人,家中侄儿侄女,自然该学生负担。”刘继善坦坦荡荡说了这些。
高振听后反倒是更高看他了:不忘本,将来定然有大作为。
“至纯至孝,理应如此。”高振高高兴兴回去给公主提及此事,末了还夸刘继善,“此人十分坦荡,我瞧着他日定然不凡。”
而黛玉那边也打听了惜春的想法,托人来告知长公主。
得知惜春也是愿意的,长公主便差了人去荣国府将惜春接到府上,另外又派了人去邀请刘继善的嫂子。
第192章寡嫂明理惜春感叹
刘继善的嫂子罗氏,接到公主府的请帖后,吓了一大跳。
罗氏虽然目不识丁,但却是个勤劳又懂道理的妇人。自打进京后,也有跟京城里几位刘继善同同科的官眷们保持着一些往来,因此听过这一位护国长公主的名头。
听闻长公主是先皇最宠爱的女儿,当今陛下最信任的姐姐,在京城那是一脚抬八脚迈的,别说寻常官眷们,就是皇子王妃们见了,那都得尊敬有加的。
虽然罗氏不识字,不知道请帖的具体内容,但长公主府上来的嬷嬷说的明明白白,邀请罗氏带儿女去长公主府上做客。
长公主什么人家,竟然给自己下帖子,罗氏很是忐忑。
等着刘继善从衙门回来,罗氏赶紧把请帖递给他看——其实女儿儿子都识字,但儿子去了学里,女儿还小,罗氏也不清楚里头写了什么,索性还是等着刘继善回来后,让他先看。
刘继善接过来,不看也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为了稳妥,他还是先打开来看。
果然如同自己想的那样,看完后刘继善又把帖子还给了嫂子,而后才说:“嫂子还记得我跟您提起前几日驸马爷找我说亲事的事儿吗?”
长嫂如母这话在刘家是货真价实的,刘继善父母早亡,哥哥后来也去世了,全靠嫂子拉扯他长大,所以这种事儿,他都会事无巨细的告知嫂子。
罗氏一听点了点头,也大概明白过来,她虽然不识字,但人情世故还是比较通透的,因此就问:“我听你说,那姑娘也没了父母,所以只怕长公主也请了那姑娘的嫂子?”
刘继善心下却在想:听说那姑娘与哥哥嫂子关系都不好,打小在荣国府养大的,长公主邀请嫂子去,虽然不知道到底见哪一个,但总归是那边的。
于是向嫂子道:“那边虽然以前是国公府,但现在也没落了,所以嫂子别怕。”
“这倒没什么好怕的,就算是国公府,也不怕。我听说了,长公主是个明白道理的。”罗氏虽然这么说,心底还是有几分胆怯,但为了弟弟的终身大事,必须壮起胆子。
长公主说了邀请她带着儿子女儿去,但一来儿子要去学里二来年纪也大了些,想了想,罗氏只带了女儿,另外准备了一些老家特产:长公主该什么都不缺,但这就是她的心意。
从入京到现在,罗氏也去过几户人家做客,他们之中没有人的府邸比得上长公主府气派,反而家里奴仆还有些狗眼看人低。可长公主府上,仆人们各司其职,对着罗氏同样礼貌周到,丝毫没有半点儿看低她。
就是长公主本人,也同样平易近人,叫人上茶上点心,问了她在京城可适应等闲话后,就将话题转到孩子们亲事上头。
“虽然这姑娘与我并无亲戚关系,但我着实喜欢这姑娘。”长公主将惜春的情况大概说给罗氏听了,而后叫丫头去请惜春。
不一会儿,惜春就牵着高鑫一起出来,罗氏顿时心生感叹,还真是个模样出众的姑娘,对方只穿粉红色交领纱衫搭配橘黄色纱裙,简直像朵花一样娇嫩。
虽然已经提前知道对方身份,惜春心底有几分忐忑,但还是大大方方向对方问好。
惜春很清楚自己身份的尴尬,明明是宁国府那边的,如今宁国府还没有了,自己这个所谓的世家千金也就变成了个普通人。偏偏又住在荣国府,荣国府虽然也败了,但看在贾母这个诰命夫人的份上,天子还是让他们住那么大个府邸,可天子也说了,等着贾母百年以后就会收回府邸了。
因此,对于自己而言,刘继善那样的人,她压根儿都不敢想。长公主垂怜,林姐姐照拂,惜春心中还是有不安的。
这会儿见了刘继善的嫂子,是个面相慈和之人,惜春就安心了不少:她听了刘继善的身世,感叹他可怜之余,十分佩服他的嫂子,一个女人抚养弟弟和儿女,就算有族人的帮扶,那也是相当困难的。
同时,也让惜春明白,曾经埋怨出身与家庭的自己有多幼稚:就算母亲早亡父亲去道观不管自己,但总归自己还是在一个不愁吃喝的府邸,平安健康的长大,还有那么些丫头伺候。
二姐姐出嫁后过的不好,也一度让惜春对嫁人有了恐惧,即便看着林姐姐出嫁后很幸福,惜春还是有担心:林姐姐那是运气好,能嫁给三皇子,自己兄长那副德行,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和二姐姐一样。
即便是后来那姓孙的去东南战死了,二姐姐过的好一些了,惜春仍旧有些怀疑。
所以当林姐姐派了紫鹃她娘来问自己的意思,惜春想起来那时候在林姐姐的万梅山庄,见过刘继善——那人当时亲自撑船,身姿如柏如松,兼之动作干净利落。
罗氏见惜春虽然言语不多,但却很是谨慎真诚,并无一丝一毫看不起她这个农妇,心底很是满意——老实说,听弟弟提到驸马亲自来问,提说的是这样一个姑娘,罗氏是很担心的,怕这些富贵人家长大的姑娘,自视太高看不起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