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禄得了这一幅字,赶紧送出去,让人送到诚郡王府上去。
等着皇后向天子讨恩典,说要带着后宫嫔妃都去参加孩子的洗三宴,天子更觉得皇后安排的好:“朕听着你这儿送了不少东西去,朕也添几样。”
天子赐了青玉卧兽文房大书镇、白玉镂雕花卉纹香囊、沁色玉雕天干子辰牌、哥釉山形笔架等一共十二件。
天子虽然一口答应了让皇后带着嫔妃们去参加孩子的洗三宴,但自己却没有表示要去。
皇后心想,看来天子虽然很高心头一个皇孙的出生,但心底还是分的很清楚——当初玉儿生了女儿,那时候虽然还没有册封太子,但天子的主意已经定了,所以去亲自主持了悦悦的洗三宴。
但即便天子不去,皇后竟然要带着大家去,还是让吴贵妃很是不满,她又想起当初自己孙女儿出生时候的无人问津了。于是吴贵妃称病不去。
徐淑妃虽然也有几分不满,但想着难得能出宫一趟,也就跟着去了。
“这孩子虎头虎脑的,真是可爱。”徐淑妃见了笑赞一句,因孩子属牛,徐淑妃还大方的给了一块纯金打造的小牛摆件。
瑛瑛和悦悦头一次看到这样的小婴儿,好奇的不得了,两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好一会儿,悦悦仰头问皇后:“祖母,弟弟什么时候能和我一起玩?”
这时候左江秋正吩咐丫头:“洗三礼上胭脂染红的桂圆、花生、栗子,你们都收好,到时候给太子妃送去些,是个好意头。”
这是民间习俗,周宸妃在一旁听了,张了张口但也没说什么,毕竟周宸妃觉得,万一太子妃多心就不好了。但转念一想,素日里儿媳妇和太子妃关系很好,兴许比自己还了解太子妃的脾气呢。
回头见太子妃高高兴兴收下了,又听得太子妃和左江秋说些育儿经,周宸妃不禁一笑。
“你的四妹妹,婚期近了吧?”左江秋问。
第226章惜春出嫁贾珍筹谋
惜春的婚期定在了冬月二十六,虽然天儿有些冷,但一来要照顾刘继善的时间,二来也是测算了两人的生辰。
不得不说刘继善这人运气真的很好,他去苏州本来做同知的,哪知道王子腾那边让人举林如海的贪污旧案,天子令彻查,这一查吧,半个两江的官员都落了马,其中包括扬州知府。
于是才做了不到一年同知的刘继善,就被调任去了扬州,做了扬州知府。
这其中当然有他自己的本事,但也有天子的心思:扬州别看地方不大,可至关重要,江淮盐政衙门设在扬州,两江的盐税收入那可是相当可观的,需要派一个信得过的人去帮忙盯着点儿。
刘继善就是这个让天子信得过的。
此番天子知道他回京成亲,还特意让吏部给了他多一个月的假期呢,成亲之后过了年,正好刘继善就能带上新婚妻子去扬州了。
贾珍那边自打答应了驸马爷的提议,让妹妹和刘家订了亲,思前想后,觉得如今自己家横竖是不行了,这爵位早就被夺。而刘继善那边,倒是一条路:四妹妹虽然在荣国府养着,但横竖也是自己嫡亲的妹子,将来刘继善别人不帮,自己这个大舅兄,总该照看一二吧?
于是贾珍将尤氏叫来,吩咐她:“我也就这么一个妹妹,虽然如今不像以前国公府的派头大,但嫁妆也不能太寒酸,不说七十二台吧,六十四台总该要有的。你是她嫡亲的嫂子,这些事儿自然是交给你的。”
尤氏听了心底冷笑:往日里可不见你这个当哥哥的多疼你妹妹,不过是看着如今四妹妹嫁的人家很好,又得了长公主和太子妃的照拂,你就无利不起早了。想当初,你可是想把你妹妹嫁给一个老男人的。
不过这些话,尤氏也就心里想想,一边应承后,面色中很是为难:“老爷也知道,如今加到艰难不比从前,六十四台,很是要些东西呢。”
贾珍哼了一声:“你只管先去拟个单子,我们再商量,家里还有那么些祖上留下来的东西,总归能凑出一二的。”
然后贾珍又斜着眼看尤氏:“你这个当嫂子的,也不能一个子都不出,别跟我哭穷,这些年你打理那么大一个宁国府,我就不信你真的没有存私房。”不等尤氏说话,贾珍继续道,“你这会儿对她好了,她嫁得好,将来才能照拂照拂你不是?”
“大爷可真会说笑,府里以前开支那么大,你又不是不知道。”见贾珍要反驳,尤氏立刻又说,“何况,不消大爷说,我自然也有给四妹妹准备一些东西。”
夫妻二人之间,彼此都很清楚对方的性子,于是两人不再多说,尤氏花了些时间拟定了单子,来找贾珍。
虽然看着有些肉疼,但贾珍想着将来说不定要靠刘继善这个妹夫,于是也就咬了咬牙,从库房翻出几样宝贝来。
尤氏见贾珍把那一件紫檀嵌银丝兽面纹簋式炉都翻出来,心想,贾珍还算是舍得了,这一件用材讲究,嵌银装饰,深沉的紫檀色泽与光亮银丝互相辉映,兼具古朴与华丽,是有些年头的宝贝了。
还有一件碧玉通体浮雕兽面花卉纹龙耳盖炉,尤氏记得当初蓉哥儿想要,贾珍还不给呢,造型古朴中不失灵动,纹饰繁复而有序,雅致脱俗,在碧玉浓郁翠色映衬下,深邃沉穆,华而不喧,更显神秘灵韵。不过家具上头,就要敷衍一些了,这也没法子,宁国府没了,好多东西自然也就留不住,打造家具需要时间,真正宝贝姑娘的人家,在女儿出生时候就开始打造,如今贾珍不过是去找人,新做而已。
不管如何,最终还是凑齐了六十四台嫁妆。
眼看日子也近了,惜春自然不能一直住在荣国府上,尤氏提前一个月收拾好了房间,亲自带着丫头去荣国府接惜春回来。
去都去了,当然还是要去拜见贾母的,虽说早就分了宗,但如今宁国府的爵位是早就被撸了,荣国府的爵位如今也被褫夺了,全靠着贾母这个品诰命,所以暂时还留着府邸。
再说了,贾母还是辈分最高的,这些年也算养了惜春一场,因此尤氏得去拜见。
贾母听着尤氏的话后,心底也开始琢磨起来:如今老二媳妇又不知怎么回事,成日家的都在养病,虽说莺儿有孕是好事儿,可这荣国府是肉眼可见的冷清下来。
说到底,还是没有人能顶立门户啊。
宝玉那孩子,也不念书,这都这么大了,又不出去做事,日后可如何是好呢?
想来想去,贾母下了个决心:太子妃虽然已经和府里离了心,但自己还是可以借着惜春出嫁的机会,打打感情牌试试,若是太子妃愿意帮帮忙,府里说不定还有救。
因此贾母向尤氏道:“四丫头出嫁,太子妃定然会派人来添妆,我琢磨着不是紫鹃就是雪雁,到时候来了,你就带个话,请她到我这边坐坐。”
尤氏不知道贾母打的什么主意,但这对她而言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来不来也不是她能决定的,所以就点头答应了。
不得不说,长公主果然看重惜春,大婚之日前几天,长公主就让人送了添妆的东西来:杭绸十二匹、蜀锦十二匹、云纱十二匹、云锦十二匹,药材两箱,另有玉器古玩四对。
太子妃同样派人来添妆,还是亲自派了紫鹃来的。
太子妃的添妆仿佛是和长公主商量过的;长公主给了的,太子妃就没再给。
太子妃的添妆,一部分是书画,比如《北窗芭蕉图》,《秋溪红叶图》,《承假羊皮帖》、《临法书卷》等;另一部分则是瓷器,比如霁红釉观音瓶、斗彩落花流水图卧足杯等等。
另外还有金累丝嵌红玛瑙头面一套十二件,配上红宝石的耳环项圈手链。
贾珍和尤氏见了,都在想,看来日后真是要多多倚重这个四妹妹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