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赶紧让小丫头给宝钗递了个信,琥珀想着,如今贾母都快不行了,大老爷那种人,当初还想要鸳鸯姐姐做姨娘的,自己算来算去,只怕还是跟着二老爷这边,好一些。大不了,辞了出去。
宝钗一听,赶紧去请王夫人:自己那个公公,一向是不管事的,对上贾赦这个胡搅蛮缠的,只怕是占不到便宜。自己又是晚辈,算来算去,还是请了太太才合适。
宝钗亲自扶着王夫人进去,就听见贾赦头头是道的跟贾政说着这些年为了娘娘,家里花了多少钱之类的话。
“大老爷这话,我们可不敢认。娘娘花的钱,不也是为了这个家里,不然琏儿能去做官?琏儿升官,也有娘娘的功劳。”王夫人立马开口。
贾赦给了她一个白眼:“男人说话,哪有你们女人插嘴的道理?再说了,琏儿做官,是他舅舅的功劳,至于升官,那是他做官做得好了,怎么还成了娘娘的功劳?你们也别想着法子的给自己脸上贴金。”
一句话堵得王夫人气闷到说不出话来。
“你们也不用急,我也不是那等不讲道理的人。如今老太太病了,大家心底都不好受,但该办的事儿还是要办起来。个人的私库我也不管了,但这府里的田地庄子等,还是要分割清楚,还有老太太这儿的东西,我们也不要多占,两房人,一房一半,就是了。”贾赦说的口渴,让琥珀去送茶来。
贾政都惊呆了:“大哥,母亲还在呢,怎么如此?这不是让母亲更难过?”
他们现在,可就在贾母上房,老太太就在旁边屋子里躺着呢。
“等着母亲不在了,这些事情就料理不清楚了,二弟,不是当哥哥的不信你,但你媳妇,我可信不过。这些年借着管家,她早就捞了不知道多少,这些我都不计较了。”贾赦当然不会计较,因为他的私库也有很多东西,这要都拿出来均分,只怕他比王夫人还有钱呢,他才舍不得。
“大老爷这话,以前你儿媳妇不也管家,什么叫做我捞了钱?”王夫人当即高声反驳,“大老爷买小妾喝花酒,花的更多。”
没有顾忌的王夫人,也不在乎说的这些话了,将贾赦的老底都给揭出来。
“何况,要不是大老爷你胡作非为,怎么连爵位都保不住?”王夫人火力全开。
贾政呆住了,他的家人,这都是些什么嘴脸啊。
“老太太。。。。。。。老太太。。。。。。你怎么了?”守着贾母的小丫头吓到了,她惊恐的看见明明昏睡着的贾母,忽然坐起来了,苍白的脸上还挂着两行泪,一双眼瞪得大大的,仿佛要吃人似的。
“不孝子!!不孝——”贾母已经不出声音,只有气音从喉咙冒出来,一双手伸到空中胡乱抓着。
听见动静,贾赦等全都赶紧跑过来,就看见老太太瞪着他们,然后直挺挺往后倒。
“老太太——”
第234章贾母过世报应不爽
贾母虽然病的昏昏沉沉不大清醒,那么一会儿的回光返照,就听见了大儿子和二儿媳的那些话,顿时气的一口气上不来,她一下子竟坐了起来。
她这辈子,真是造孽啊!一家子兴旺不能,反倒是你争我夺的,这日后可怎么是好?
贾母不禁流下泪来,待要作,却说不出话来。
她伸出手抓了抓,然后她就失去了意识。
宝钗大着胆子上前探了探老太太的鼻息,压下心底的惊慌,赶紧让人叫郎中。
“老太太,去世了——”郎中向贾赦贾政鞠躬,“二位老爷请节哀。”
琥珀在一旁吓傻了:这,老太太难道,是被他们气死了吗?
宝钗和王夫人都扑到床边,大哭起来。
贾赦贾政都有些呆住,贾赦脑子里闪过很多念头,贾政却在冷静后道:“如今母亲去世,大哥也不用争,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贾政抬脚往外走,贾赦忙拉住:“二弟这是要去做什么?”
“母亲去世,该布置起来就布置起来,总不能让母亲就这样躺在这儿吧?”贾政心底难过极了,却还得出来主持一切。
“你们也别只顾着哭,该做什么都要抓紧才是。”贾政吩咐起来,“内宅各处,都要当心。”
宝钗当即有了想法:如今贾母不在了,宅子肯定要收回去,但这里面的东西,也说不好上头什么态度,不如赶紧趁着贾母丧事的机会,能拿出去一些是一些。
于是宝钗赶紧就开始带着人做事儿,哪知道宫里的消息竟然这么灵通,贾府才搭建好灵棚,并将丧幡挂在灵棚外侧,就有宫里的太监来了。
来的不是贾府相熟的太监,而是皇后娘娘处的李忠,宝钗倒是有些印象,当初来册封太子妃,就是这个公公。
李忠送来的,是太子妃准备的祭礼,一时贾赦赶紧请了李忠去喝茶,李忠却摇头道:“奴才是奉命而来,太子妃娘娘在皇后娘娘处提到,如今老太君仙逝,府上定然是着实忙乱的,只怕人手不够,就让奴才送了二十名太监来,帮着府上跑跑腿,打打下手。”
这是什么意思?贾赦直觉不太对劲,但面上还得客客气气的,说着谢过太子妃考虑周全等。
而宝钗就直接傻眼了:这一招,将她原本想的将一些财物偷偷运出去,可就彻底给堵死了。
太子妃可真狠啊。
宝钗让文杏留意,现大门口都有两个宫里派来的太监后,就更加明白,想要运出去财物,只怕比登天还难了。
如今宁国府早就不在了,往日里整整占了一条街才方便做事,现在周围很可能都是天子的眼线。
气闷、无奈、着急等情绪之下,宝钗还不得不仔细做事,一来不能让大房拿住把柄,二来也不能让宫里来的太监看了笑话,否则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而贾琏和王熙凤,也千里迢迢赶回来奔丧。
但一家人怎么也不会想到,等着贾母七七四十九日的道场后送去了家庙,宫里头的旨意就来了。
旨意有二,一是收回府邸,留给贾府众人一月时间找新房安顿。这是众人意料之内的事儿,毕竟上次贾赦爵位被褫夺的时候,圣旨已经提过这事儿。
但圣旨的第二条内容,就让众人傻眼了。
荣国府原有多处田庄,皆为皇家赏赐,如今荣国府子孙不孝,不能继承,着立刻由户部收回。
要知道,田庄可是这些年贾府一笔不小的收入呀,虽然其中有部分田庄十后来贾府陆续买的,但比起朝廷赏赐的,那又少得多了。要说也怪贾府这些年不善经营,只知道坐吃山空,没想着自己多多置办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