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黑楼梦之黛玉复仇记免费播放完整版更新时间 > 第124章(第2页)

第124章(第2页)

宋慧兰的谋划,则与侧妃王熙芸,有着不少的联系:如今太子妃跟着天子和皇后去了山东,那么,德麟宫内,可不就只剩下太子一个了。

宋慧兰就不信,太子真的那么清心寡欲。

反正不管有没有,流言蜚语,总是能杀人的。于是宋慧兰这边,听了王熙芸的建议,则故意将太子的花名传到了山东去。她们想的是,不仅仅能败坏太子名声,还能离间太子和太子妃的夫妻情分。

彼时在山东的天子,正带着皇太孙及王公大臣们一并去祭孔圣人。

这时候皇太孙已经三岁多了,往日里走太久了也会累了耍赖不走了,但如今跟着天子反倒是十分要强。天子欢喜的在诸人跟前牵着自己嫡孙的小手走路。

今日琮儿被皇上带走,自然有伶俐嘴甜的小太监跑回来回皇后娘娘和太子妃娘娘,说的绘声绘色的:“皇太孙极为稳重聪慧,并没有要乳母抱着,是皇上亲自牵着皇太孙。到了给孔圣人敬香的时候,皇太孙更是似模似样,皇上亲口夸赞皇太孙聪颖殊异。”

皇后如常赏了,见小太监喜滋滋的走了,才转头对旁边的太子妃说:“三岁多的孩子会走路,可见陛下是真的喜欢琮儿。”

黛玉已经习惯了父皇的偏心眼,听了这话笑道:“母后还不知道吗,无论父皇夸不夸都是一样的。这次只是难得当着诸臣子的面,自然要说的。只希望琮儿明年开蒙后,能不负父皇所望。”

皇后莞尔:“你倒是心态好。”

而后突然向黛玉说起近日关于太子的那些风言风语:“看来,京城里面,人心还是不定呀。”

黛玉点头道:“这是自然的,不过嘛,这两拨流言,可见自相矛盾了。”

皇后忍不住笑道:“可不是,一边把太子夸得什么似的,简直是尧舜再世。另一边,又把太子描绘的不堪入目,简直是个声色犬马之徒。”

“可不是。细细分析两拨流言,倒也有意思,一拨的口吻,完全是模拟朝中大臣们的心声,立意用词,全都是堪比状元文章。”黛玉已经分析过了,“另一拨流言,则完全是市井妇人长舌之话,绘声绘色,比说书人还厉害些呢。”

这时候天子带着皇太孙回来了,问她们说什么呢,皇后就把这些话都说了。

天子一听,当即脸色就不大好:“哼,他们一个个的搞鬼,还以为朕不知道呢,想要离间朕与太子的父子情,可没那么容易。”

不得不说,太子的确会做事儿,完全不怕辛苦,基本上隔三岔五就会有快马递送折子和书信过来,所以朝廷的大小事儿,皇帝心底都是有谱的,见太子如此谨慎,又是完全听取天子意见和指导的态度,天子满意的不得了,更别提,太子的书信,还会关系天子皇后的身体,路上有没有水土不服等等。

所以比起流言,天子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

“得了,不说这些,明儿大家一起游湖,朕听说呀,这儿的大明湖,美得很。”

第276章旧案被知天子远虑

哪知道大明湖还没去呢,刚到济南行宫,就出了一件大事。

荆州知府周光明母亲去世,回乡丁忧。此人也是科举出身,曾在殿试中名列前茅,天子对其有些印象,记得他为人耿直,颇有才干。到了行宫后,天子除却接见济南官员外,特意叫了周光明前来问话,一来是慰勉他丁忧之事,二来也是想听听他对地方政务的见解。

哪知道周光明面见圣上之后,竟然递上一道折子。

天子微微皱眉,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如今在行宫,朝中的事儿,你还是直接递交折子到朝中。”天子如今对太子十分满意,太子监国以来,朝政井井有条,他并不愿意在外头接任何折子,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

哪知道周光明却直接跪了下来,双手捧着那一份折子,声音低沉却坚定:“陛下,臣已经上过好几道折子了,但朝中一直没有反应。臣推测,臣的折子,没能上达天听。”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寂静。天子眉头微蹙,目光如炬地盯着周光明,心中却已翻起波澜。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有人不让朕看到周光明的折子?天子心中隐隐生出一丝不悦,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

他思索片刻后,示意身旁的太监总管胡德禄将奏折拿上来。胡德禄躬身接过折子,小心翼翼地呈到天子面前。天子展开折子,只看了短短几行字,脸色便渐渐沉了下来。

折子中提到,当初天子派了瑞郡王萧霆锴负责湖南湖北雪灾之事,萧霆锴表面上差事办得漂亮,天子为此还嘉奖了他。可现在看来,里头只怕是另有隐情。周光明在折子中详细列举了萧霆锴在赈灾过程中克扣银两、虚报灾情、中饱私囊的种种劣迹,甚至还有地方官员因不满其行径而被暗中打压的证据。

天子合上折子,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老二的野心,果然不小。但他并未立刻作,而是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这种事,也不能听周光明的一面之词,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想到这里,天子当机立断,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行了,这事儿,卿不必再上折子了。卿折子里头所说的事儿,朕自然会查个水落石出,给湖南湖北的老百姓一个交代。”

天子停顿片刻,目光如刀般盯着周光明,语气中带着警告:“但朕不希望这事儿被他人所知。在朕查明一切之前,卿就当不知道此事。”

周光明闻言,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此番冒险上奏,本就是为了百姓请命,如今见天子已经有了安排,目的已然达到。他当即叩道:“臣此番为民请命,只求陛下如实查办。其他事情,臣也无心攀扯。”

周光明很清楚,瑞郡王是天子的儿子,天子再怎么查,也不会轻易动摇皇子的地位。他所能做的,不过是让百姓得到实惠,至于其他,他倒也没有奢求。

天子赞许地看了一眼周光明,语气缓和了些许:“卿的忠心,朕心领了。”转而,他话锋一转,问道:“湖南湘潭等地如今的情形如何?百姓可还安好?”

周光明见天子问起地方民情,便详细禀报了湖南各地的现状,尤其是雪灾过后的重建情况。天子听得认真,不时点头,心中却已开始盘算如何暗中调查萧霆锴的事。

待周光明退下后,天子独自坐在殿中,目光深沉。他轻轻敲了敲桌案,低声自语道:“老二啊老二,你果然不安分。不过,朕倒要看看,你究竟能翻出什么浪来。”

随即,他唤来胡德禄,低声吩咐了几句。胡德禄躬身领命,悄然退下。天子望着殿外渐渐暗下的天色,眼中闪过一丝深谋远虑的光芒。

他知道,这件事不能明查,否则打草惊蛇,反而会让萧霆锴有所防备。他必须暗中布局,既要查明真相,又要稳住朝局。

天子不动声色,在会见完济南的臣子后,还兴致勃勃的带着皇后和孙子孙女们游山玩水。

甚至还去了泰山,举行祭拜。

去了泰山,自然要去灵佑宫大殿。大殿左右还有东、西配殿。其中东配殿祀眼光娘娘,主祛除疾病邪祟,眼明心亮。西配殿祀送子娘娘,掌管生子,许多人家迷信,都会来此求子。

今日天子亲临,老百姓自然来不了。

不过皇后年纪大了,比起求子,自然是去东配殿更好,黛玉如今儿女双全,也更希望悦悦和琮儿平安健康长大,所以皇后和太子妃都去了东配殿。

从泰山上拜祭回来,天子等住进了泰安当地父母官,因早早得了命令,不让修建行宫,于是将天子等安置在了当地乡绅的宅院。

这座宅邸坐落于城墙脚下,虽不及行宫那般宏伟壮观,却也别具匠心,设计精巧,建筑坚固,处处彰显着主人的品味与地位。大门前,两道长长的白墙向两侧延伸,墙面粉刷得洁白如雪,与青灰色的城墙相映成趣。门前矗立着一对威武的石狮子,雕刻精细,神态威严,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府邸的安宁。

大门内,四扇油绿色的木屏风整齐排列,屏风上绘有山水花鸟,栩栩如生。屏风不仅挡住了外界的视线,也为府邸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雅致。绕过屏风,眼前豁然开朗,前院中花木扶疏,绿意盎然。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蜿蜒其间,直通向前厅。石板路两侧,几株桃花开得正艳,微风拂过,花瓣轻轻飘落,仿佛为这条小径铺上了一层柔软的地毯。

天子提出要见见宅子的主人,于是就见宅子的主人领着其母亲和太太以及儿子媳妇等,进来拜见。

老太太身材矮小,身着一件深紫色的锦缎长袍,袍子上绣着精致的暗纹,袖口和衣襟处镶着金线,显得既庄重又不失华贵。手中拄着一根红漆拐杖,面容虽已布满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依旧明亮有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