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不上工是因为生病的原因,但是很多知青认为原主拖了大家的后腿,对她更加不待见了,久而久之她就成为了知青点里边缘人物。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去的,整个村子里就开始有了原主的闲话,慢慢地村里有几个混混就注意到了原主。
苏然虽然从小到大吃不好穿不好,但是却意外发育的很好,虽然脸色不好,但是那身材真的是前凸后翘,幸好现在衣服穿的都非常的宽大,要不然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打上她的主意。
后来有一次,不知是意外,还是有人蓄意为之,苏然落水了,结果被村里的一个混混给救了上来。
在这个年代,这可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情,原主相当于没有了清白,无奈之下,原主只能认命的嫁给了这个混混。
这更是原主苦难生活的开始,混混整天招猫逗狗的不说,家里的活是一点都不沾,全靠原主每天下地赚工分。
最重要的,是家里还有一个非常难弄的婆婆,原主一连生了两个女儿,这一下直接捅了婆婆的肺管子,对原主非打即骂,再加上婆家人,原本以为哪怕是原本再不遭家里人待见,但好歹也是城里人,家里人多多少少都会贴补一点,但是没有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不用说贴补了,娘家人完全忘了这个女儿的存在。
婆婆觉得自己儿子简直是太吃亏了,娶了这么一个没用的婆娘,而且还生了两个赔钱货,原主的日子越发的难过。
哪怕后来又怀孕,也是被婆家人一直逼着下地赚工分,但是因为前面两个生的都是女孩,月子根本就没有坐好,等到再怀这一个的时候,整个人虚得不行。
加上平时又吃不饱饭,在怀孕六个月的时候,原主摔了一跤,直接引发了大出血,一命呜呼了。
回想原主短暂的一生,真的是太可悲了,一生都在寻找爱,但是从来都没有被人爱过,难怪就连重生的机会都放弃了。
而她现在穿越过来的节点,正好是原主下乡淋了雨,发烧昏迷了。
苏然真的是郁闷坏了,为什么偏偏穿过来是这个时候呢,如果她穿的更早一点,穿到还没有下乡的时候,情况肯定要比现在好上很多。
哪怕是不能改变下乡的命运,好歹也能够从那一对便宜父母那里薅点羊毛出来。
苏然整个人欲哭无泪,她是知道自己已经回不去了,既然如此,就必须想想办法在这里好好的生活下去。
现在才1973年,虽然这是一个平行世界,但是具体的历史走向还是差不多的,那就意味着,等到1977年的时候,就能够恢复高考,算算还得四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特别是原身这具身体,今年已经17岁了,再过四年就21岁了,在这个年代,21岁可算是大龄青年了。
但是她作为后世之人,肯定是接受不了十七八岁就嫁人这件事。
自己必须得做好计划,想办法安全度过这四年的时间,等到高考恢复以后,她肯定是要参加高考的。
没有穿越之前自己的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并没有说是那种学霸人物,这一次她想试一试,冲击一下最高学府,四年时间也足够她做好所有准备。
第4章计划
现在整个知青点一个人都没有,想必应该全都上工去了。
明白了自己目前的处境,苏然觉得自己必须得好好的计划一下,既然已经来了,应该也是回不去了,那么就要想办法在这里更好的生活下去,自己有空间有物资,在这个七零年代根本就不带怕的。
至于原主的家人,苏然一时之间也没有想好要该怎么办。
要说可恨吧,其实这家人也是挺可恨的,对于自己亲生的孩子能够做到不闻不问,但是要说到这家人对原主有没有造成什么实质的伤害,仔细的想想好像也没有。
只能说双方都有原因吧,作为父母,对家里的几个儿女做不到一视同仁,而作为原主,只能怒其不争了。
俗话说得好,爱哭的孩子有糖吃,而原主这样不哭不闹,甘愿奉献自己,而作为她的家人,也已经习惯了原主的付出。
苏然想过了,自己不是圣母,无法做到像原主这样全心全意地为家里付出,反正这一家人似乎也完全放弃了这个下乡的孩子,那么就各自安好吧。
现下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这具身体生病的问题,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这具身体的底子糟糕透了。
她从空间里找出一个体温计,量了一下38度8,还在发高烧。
马上又从空间里拿出一颗退烧药吞了下去,裹上被子发了一下汗,体温很快就降了下来,就连昏昏沉沉的脑袋都清醒起来。
趁着知青们上工还没有回来,赶紧进了空间,快速地洗了个澡,换了一套清爽一点的衣服,整个人都感觉舒服了。
摸了摸早就已经饿的不行了肚子,从空间里拿出一份燕窝粥,一边喝一边打量起现在所处的环境。
有可能是这个地方多雨,再加上夏秋季节多台风的缘故,房子结构是用一块块大石头造的,连接的地方用的不是水泥,而是黄泥,就连地面也都是泥地,可能是因为人经常走的缘故,地面非常的硬实,只不过房子的屋顶居然是用稻草编织成席子一样的东西覆盖的,这万一台风来了,这头顶不得没了?
再看看整个屋子,摆放着几张床,每张床,基本上都是用木板搭成的,包括她现在躺着这张也是,严格意义来说,这都不算是床。
房间不是很大,但是摆了好几张床,几乎每一张都只能供一个人使用,整个房间看上去非常的拥挤。
苏然想着,还是得想办法搬出去住,她有空间这个大秘密,这么多人住在一起肯定是不方便。
根据原主的记忆,其实知青点不止这几间房子,只不过村里没有钱,就修了两幢稍微大一点的房子,分别给男女知青住,后面还有几幢小的,自己想要出去住,只要出钱修一下就可以了。
知青点本来就有人这么干,她提出来也不会显得太突兀,就是不知道修一下房子需要多少钱,她赶紧从空间里找出几本像集邮册的东西,按照上面的标记,翻到1973年,幸好,幸好,和原主记忆中的钱币是一样的,要不然她就做无用功了。
查看了一下,可以在这个时候使用的钱大概有两千多块,在这个工人工资只有二三十块钱的年代,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又看了一下各种票据,零零散散的也有很多,而且非常的齐全,这一下总算可以放心了。
翻看了一下原主的行李,苏然又叹息了一声,东西真少啊!
除了两件打满补丁,属于原主的衣服以外,还有一条半旧不新的裙子,是苏欣知道原主下乡,特意送回来的,原主收到的时候,还高兴的不得了,这可是她长这么大,唯一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了。
除了这几件衣服,另外一些就是原主自己零零碎碎的东西,苏然把东西又归拢在一起放起来,她打算明天去一趟镇上,到时候假装去取包裹,可以多拿一些东西回来。
就在她计划着接下来要干的事情的时候,门外就响起了说话声,接着一阵丁零当啷的声音,看样子知青点的人不少。
没过多久,房门被打开了,进来几个人,看到苏然坐着,都愣了一下。
“苏同志,你这是好了?”
问话的是一个圆脸的女孩子,苏然记得好像叫向梅,也是和她同一列火车来的,在火车上大家都自我介绍过,只不过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但是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来。
“是的,向同志,我感觉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