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操作可不简单,起码要有一台双卡录音机或者两台单卡录音机才能搞定。
关系不到位的人,根本不会把自己的磁带借出去。
都怕自己的好磁带在别人的机子里卡带。
十年之后,一盒磁带可以满屋子随便乱扔。
但在这个时代,磁带是每个家庭都相当珍惜的东西。
不说经常被主妇们擦拭,甚至还有人绣了专门的小袋子来存放。
家里如果来了客人,家里的书籍可以随意翻,但书房里的磁带却是不能碰的。
心眼小一点的,还会在客人进门之前把磁带偷偷藏起来。
可以说但凡家里有录音机的人,在看到张清明手里的“原版母带”后,都不会放过购买的机会。
别说五块一盒,就算是十块一盒也有人买。
尤其是张清明手里最多的那套、三盒装的《东f红》(盗版的),不知有多少人会为之疯狂。
猪头肉拌咸菜这一家国营饭店的招牌菜,就着味道一般的啤酒,也让张清明吃得相当痛快。
猪头肉里拌着肥肠和咸菜,那味道确实太绝了。
不过在磁带换票据的价格上,他还是一分都没松口。
以他批发给两人的价钱,两人转手就能翻倍卖。
讲价,不存在的!
不过两人手里的各种票据还真是五花八门,张清明挑了半天,最后换算成七百五十块的票据总价结了账。
交易完毕,郑健民和彭先强都一叠声的说自己吃了亏。
张清明呵呵一笑。
那你们有本事别笑啊,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东西刚换手,国营饭店的经理就过来在两人手里选了一套《东f红》,大厨也跑出来拿了一盒《红歌精选》。
郑健民和彭先强给的还是人情价,四块五一盒。
两块五进的一盒转手就赚两块。
看着得意洋洋的两人,张清明一点也不懊恼。
这种双赢的局面挺好。
离开之前张清明在这家国营饭店打包了两份猪头肉,准备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在今天之前。
张清明对八十年代的环境大体是满意的,唯一让他有些不满的是有时会停水停电。
其实有时候张清明觉得点着蜡烛也很有意思。
所以他最不适应的还是经常停水这件事。
不过今天过后,他终于知道在八十年代最困扰他的是什么了。
那就是交通!
尤其是县里到市里的省道!
从市里回县城的路上,他的摩托车一共摔了四次,其中两次都精准的摔进了处不在的泥水坑。
其中一个泥水坑里还有一头老牛留下的馈赠……。
----听说乡间的牛粪很紧俏,可省道上的却没人理,差评!
进城之前他不得不去随身城市的五星级酒店洗了个澡,没办法,身上的那味道实在太霸道了。
当他从纺城附近的一条巷子里转出来,很多人都看到了他“吃力”的背着一个巨大的编织袋的样子。
没过一小时,厂里的很多人都得知,张家大伢子从省城带货回来了。
其实超大号编织袋里全是泡沫块。
回到家附近,张清明扫了一眼大树周边。
果然没人继续盯着自己家。
看来是听说赵金栋今天出了事,他收拢的这些人就完全放了羊。
拐进楼梯间,趁着楼梯间没人,几个呼吸的功夫,张清明就换好了一个大编织袋。
这个是真沉!
吃力的扛到自家门口,张清明看到张白露拉着小脸坐在门口摘菜薹。
门帘里面似乎有两个男人的声音。
一个是老张,另一个也有些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