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天子先笑了:“得了,内举不避亲,何况,你也说了,是和都统商议好的,朕觉得没问题,只不过嘛。”
天子刻意停顿额一下,见萧霆钧不解,才继续说:“当初大军出征,不少人家都觉得此战定然会赢,早早派了家里孩子去前线,到时候打赢了,功劳就不小,你表兄这会儿去,又是顶着去学习的名头只怕军功是拿不到的。”
听见天子直接点出来:不少世家的确觉得南安王会大胜,所以争相将子孙送去,为的就是刷军功。
“父皇说了嘛,此次派去学习的都是青年才俊,为的是朝廷未来有源源不断的将帅之才,大表兄能学有所成,就是为国为家了。军功本就该是前线舍生忘死的将士们的。”萧霆钧这番话,可谓说到天子心坎上了。
“说得好。”天子夸他一句,而后就吩咐,“你也不必回去了,朕派侍卫送回去,你和刘继善,都随朕在这儿呆两天。”
说到这儿,天子想起自己赏赐给了老三媳妇的万梅山庄来:“朕记得万梅山庄如今是赐给你们的,明儿咱们就去瞧瞧。”
得了消息的黛玉,让紫鹃带了人先去山庄安排。
万梅山庄比起滢水山庄小了许多,之所以叫万梅山庄是因有一片梅林,种植数十品种梅花,可现如今是夏日,自然是没有梅花可赏的。
然而万梅山庄有一样宝物,别说滢水山庄,就是满京城都没有的——阳山水蜜桃。
每年夏至前后,正是水蜜桃成熟的时候。皮薄汁多,个个香甜。
桃林下面就是池子,池子里种了莲藕和菱。画舫如同小舟立在池子中央,没有路,要撑船才上画舫。
虽然山庄曾经是天子的,可天子只在冬日里梅花开的时候来过,这会儿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池子并不太大,所以都是小船,惜春陪着高馨一道,正欣赏四周风景,就见刘继善一袭白色夏衫,分花拂柳而来。惜春赶紧转开目光。
画舫中早已布置好,青篾条细编成的篮子里装着个顶个大的水蜜桃,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天子兴致很好,一连吃了两个桃:“往日里内务府送来的桃子,还说是贡品,朕尝着比这个味儿差远了。”
刘继善对桃子似有研究:“这桃林位置好,临近池子,池水里的莲藕和菱,养得池水丰而不腴,甜而不腻,相辅相成,所以才有了这样好的桃子。”
天子听了觉得有意思:“那扦几枝去,栽倒宫内池边,也能如此?”
“只怕不行,臣看农书上说,扦得了枝,但迁不了土,物随土生,土随水生。”刘继善回答道。
“哟,你对农事还很熟悉嘛。”天子指了指一旁的萧霆钧,“他也喜欢,你们日后倒是可以多走动。”
这话让一旁的长公主和驸马都不免多想两分:皇帝这是要重用老三了?皇子结交朝臣向来会被皇帝忌讳,天子欣赏刘继善,还主动这么说。
萧霆钧仿若没多想,倒是顺着桃子的话,说起做桃酿的事儿。
天子当即就向萧霆钧和黛玉道:“那朕可记下了,回头你们的桃酿可得送点儿给朕。”
高馨听见了忙在一旁道:“表叔表婶,我也要。”
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第85章贾母进宫提醒元春
从万梅山庄回来,黛玉果然带着紫鹃雪雁等做起了桃酿——桃子去了皮,挖掉核,放笼屉里蒸熟喽,再跟自家熬的饴糖掺和到一块儿,搅拌均匀后下锅煮,煮得透透的,晾凉之后,黛玉尝了尝,味道不错,又让紫鹃雪雁并顾嬷嬷许嬷嬷还有回来的萧霆钧也都尝尝。
众人都夸赞好,这才扩大规模,那精心熬制而成、色泽诱人且散发着浓郁果香的桃酱被小心翼翼地盛入了一个个古色古香的瓦罐之,罐口上蒙上油纸,纸绳系紧,再打上蜡封。
黛玉和萧霆钧商议,取名“桃之夭夭”,总共也就二十罐,十罐送进宫给了帝后,四罐送去了长公主府,剩下六罐,黛玉琢磨着荣国府就算了,最终给萧霆钧大舅母那里送了四罐,自家反而只留了两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