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那时候丁家幼女,也就是如今的充仪娘娘,只有七岁。而她的哥哥,当年替父亲鸣不平,同样被捕入狱,入狱两月后,所谓畏罪自尽了。
“咦?那太仆寺典厩署的署丞郭大人,不是郭充仪的兄长?”黛玉记得宝琴说,夏家就是通过这位郭大人跟充仪娘娘搭上线的呢。
“是,但不是亲的,是隔了一房的表兄。当初充仪娘娘的母亲在丈夫儿子相继不在了后一年也就病逝了,将女儿送到了自己娘家一个堂兄家里。”紫鹃告诉黛玉,“为了不让人瞩目,小女儿就改了姓,而那位地主张有粮,是瑞郡王妃娘家的亲戚。”
“姓张,我记得瑞郡王妃的母亲就是张家的。”黛玉替丁家难过,但拿不准郭充仪的目的。
“是的,那张有粮,是瑞郡王妃外公的亲弟弟。”紫鹃心中很是不忿,这种仗势欺人的人家,最是可恨了。
十二年前,当今天子还没有继位,只是个亲王。
郭充仪想要报仇吗?黛玉思索了一阵,吩咐紫鹃这事儿别声张,自己则在萧霆钧回家后,将整件事事无巨细的告知了他。
“十二年前,我回头查一查,十二年前官员变动记录,都是登记在册的。”萧霆钧也上了心,郭充仪的婢女主动对雪雁说那样一句话,目的一定不简单。
他们夫妻不主动害人,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事儿,自然也得跟母后说一声。”黛玉点头道。
第131章贵妃过寿后宫暗涌
萧霆钧去查了十二年前的官员记录,回来就告诉黛玉:“瑞郡王妃的外公,张有善,十二年前,正好是顺天府府尹。”
还真是讽刺,顺天府,那不就管着整个京城,也就管着和安村。所以,张有粮要霸占丁家田地的事儿,只怕他那个亲哥哥,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黛玉想起来荣国府的刘姥姥,那时候自己年幼无知,还嘲笑刘姥姥,现在经历了太多之后,才明白刘姥姥那是为生活所迫的逼不得已。
“他还叫张有善,这名字可真是讽刺。”黛玉感叹一句,“我明儿进宫去,将事儿告知母后。”
说着,黛玉起身去书架上拿出一封信来:“三妹妹送信来了,我已经整理了有用信息,你看看,对了,你可有海防图?”
萧霆钧接过书信没有打开,反倒是惊喜的看着黛玉:“娶妻如玉,我这辈子真是太幸运了。”
黛玉白了他一眼:“少不正经,我说正事儿呢。”
“我说的也是正事,玉儿连海防图都能知道,有这样一个贤内助,你说是不是我太幸运了。”萧霆钧见着黛玉,然后伸手一拉,而后衣佩相撞,满怀余香。
搂着妻子的腰,萧霆钧最近其实很累,朝堂的事儿太多,他就算这么些年一刻都不放松,但真的做事与往日读书,全然不是一回事。
何况,上头有父皇盯着,下头有臣子们看着,还有二哥四弟都虎视眈眈。他自然要小心翼翼。
将头埋进黛玉颈间,闻着熟悉的淡淡香味,萧霆钧闭着眼歇了会儿,而后才抬起头来,放开了妻子。
“我书房就有海防图,走吧,我们一起去。”萧霆钧牵着黛玉去书房,二人对着探春送来的消息,研究了一个多时辰。
第二日萧霆钧一大早还得上朝,黛玉累了起的晚些,紫鹃雪雁进来伺候。
给黛玉梳头时候,紫鹃就一边将这里准备的给吴贵妃的寿礼说给黛玉听:“一对儿钧窑天蓝釉梅瓶,湖缎,洋缎、杭细、绵绸各四匹,玉十八子配南红玛瑙水晶手串、玉连珠式手镯。”
黛玉听了想了想:“不要那玉十八子配南红玛瑙水晶手串和玉连珠式手镯,换成赤金南红玛瑙镯子一对就是了。吴贵妃不信佛。”
紫鹃忙应了,头也梳好了,给黛玉插上一对绿玉花卉鸾鸟钗,今儿的瑶台髻搭配上鸾鸟钗,如同飞鸟掠过远山。
吴贵妃过寿还有几日,黛玉今儿进宫是去给皇后请安的。
皇后听了黛玉带来的关于郭充仪的消息,也是一番感慨:看来郭充仪对张家,是恨之入骨的。至于郭充仪会怎么做,那就要看之后了。
只是无论是黛玉还是皇后都没有想到,吴贵妃反倒是借着她寿宴,主动对郭充仪发难。
吴贵妃近来心情格外差,应该说从她父亲告老还乡开始,再到儿子去礼部,吴贵妃就觉得诸事不顺。